四川新闻网消息(朱慧萍 夏建英 文/图)11月5日,合江法院举办媒体开放日暨新闻发布会,通过司法宣传活动和会议通报的形式,展示了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情况。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四川法治报、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泸州日报、泸州新闻网、合江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 |
下午3点,邀请代表委员、主流媒体参加了合江法院与江津法院联合开展的“打击非法捕捞犯罪、共护长江生态”司法宣传活动。在临港街道的长江码头增殖放流鱼苗、公开审理非法捕捞案,向当地群众发放禁渔宣传资料,普及有关法律法规等。
活动后,该院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副院长姚玉林就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近年来,合江法院充分发挥审执职能,加大涉环境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用最严格司法来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实行“三审合一”,强化专业审判。环资庭统筹审理涉及环境资源类和公益诉讼类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实现“三审合一”,及时总结裁判经验,统一裁判尺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二是开展巡回审判,推进恢复司法。针对群众对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普遍不强的问题,大力开展环资类案件巡回审判工作;探索实践恢复性司法,打造“生态复绿公益林”;与相关部门多次召开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联席会议,形成打击合力。三是深化跨区域协作,提升保护合力。与贵州省赤水市人民法院、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建立司法协作,共同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司法协作一体化,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 |
执行局副局长刘启海对执行工作情况进行通报。2020年,合江法院持续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加强执行信息化手段,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推进失信联合惩戒,进一步维护司法公信力。一是强化队伍配置,完善执行机制。优化办案人员结构模式,实行“执行指挥中心+团队”模式,各司其职,高效办案,完善团队化模式下的“分权、分流、分段”执行办案机制。二是运行联动执行,加强联合惩戒。向有关街道、乡镇和县级部门推送失信人员和特殊主体被执行人名单,进一步推动各单位、部门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嵌入办公、业务系统,将失信审查纳入人员任职、晋升等的政审内容。三是加大执行力度,提升办案实效。充分运用执行网络查控系统,积极发挥综治网格员参与执行机制作用;做好指挥平台值守,严格实行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执行行为。突出信息化办案方式,加强硬软件建设,大力推行阳光执行;加强对执行案件的日常评查,着力解决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