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3月27日讯(多亚丁)对于现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小孩子的行为习惯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比较严重,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充斥校园。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以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孩子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逐步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这两方面的合力,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这一目标。经过近一学期的训练与培养,我班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校正。
教育家林格说:“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习惯,既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又是一切教育的最终成果”。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多么重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材的前提。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了以下尝试探究:
制定班规 规范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的孩子,因为现代网络和各种媒体的飞速发展,所了解的新鲜事物和获取的信息很多,所以都很“聪明”,也很会耍小聪明。由于笔者所接手的这个班的学生因为原来班主任老师换得勤,所以在班级中存在着自由散漫、对班级制度和老师的管理都比较漠视,甚至公然对抗老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现象,我首先深入班集体,对所有成员的行为习惯和家庭结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经过认真分析,了解到这个班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班级制度的不健全或者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和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切实加强家校结合、没有争取到家庭教育的配合而造成的。然后,我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工作行为规范》,联合班队干部以及学生代表(有意指定部分爱耍小聪明和爱挑事的学生),共同讨论并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班级管理细则。随后,我就召开了家长会将这班级管理细则进行宣传解读,一方面是征求家长们的意见,以便让这班级管理细则更全面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让全体家长都了解班级管理细则,以便征得更为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班级管理细则,让每一个孩子都明确自己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这就在孩子在心里拉起了一条行为习惯的“警戒线”,促使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向积极向上方向转变。
制定了班级管理细则,学生虽说孩子们懂得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但毕竟十岁左右的孩子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自控能力差,再加上本班孩子长期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经过长期的随时随地的督促与纠正,让学生明白了“言必行,行必果”的道理,逐步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