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法治前哨
纳溪法院:微信转错账引发不当得利 法官快速为原告追回损失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9-30 15:10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莉 记者 程海英近日,在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法官的悉心调解下,一起不当得利纠纷得到了妥善调处,当事人双方相互取得了谅解,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当场付清案款,实现了案结事了。

2021年3月初,原告徐某经人介绍雇请被告赵某照顾、陪护其住院治疗的母亲,双方约定护理费按170元/天计算。4天后,原告的母亲出院,双方终止了劳务合同关系。3月12日,原告在使用微信转账时将4天护工费合计应支付680元误操作转出6800元至被告的微信账户上。随后,原告立即通过微信和电话多次联系告知被告,要求被告尽快退还多收取的6120元。被告当时口头表示同意近期退还该款,但后来被告却故意以各种借口拖延,并将原告的微信和电话号码拉黑。为追回该款,原告徐某遂于2021年9月起诉至纳溪区人民法院,要求赵某返还6120元。

案件受理后,被告赵某及其家人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被告一家早已搬离了户籍地,诉讼文书的送达成为摆在法官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承办法官从被告所在村的村干部处了解到被告极有可能与其女儿共同居住在泸州市江阳区某小区后,及时到派出所查询到了其女儿的家庭住址,并与原告一同快速赶到被告女儿的家中成功送达相关法律文书。调解过程中,法官对被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被告赵某明白了该笔钱款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原告。但被告同时提出,其家庭经济困难,已将该款用于交纳其孙子的学费,希望原告减免部分债务,或者同意其延期还款。最终,原、被告双方经协商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被告赵某于调解当日返回原告徐某4000元。该款已由被告的女儿代被告当场支付给了原告。至此,这起不当得利纠纷得到了成功化解。



编辑:肖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