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法治前哨
纳溪法院:冻结微信账户立见效 被执行人第二天主动把钱交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8-31 15:56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谢雅琴 记者 程海英)如今,微信支付已愈发成为人们日常交易的重要方式,当这种方式受到限制时,就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近日,一名被执行人的微信财付通账户被纳溪区人民法院冻结,由于对日常支付造成了极大不便,该名被执行人迅速联系执行法官,于第二天一早就主动把4000元罚金存入了纳溪区人民法院诉讼费及案款专户。

前日深夜,执行法官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福建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有些紧张:“请问是不是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我的微信账户被你们冻结了!”原来,电话里的人正是因刑事犯罪并处罚金而未履行的被执行人方某某。

因未在规定时间缴纳罚金,该案移送执行局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立即使用网络查控对方某某名下的财产进行查询,依法对方某某名下包括微信财付通账户等进行了冻结,限制其消费行为。

这天,当方某某再次准备用微信消费时,聊天窗口弹出了一条“特殊”的消息通知:“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及法院执行文件的要求,您的微信零钱内资金已经被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通知中还列明了包括执行法院、执行案号、执行措施、执行金额、联系电话在内等信息,其中,执行措施一项显示着“冻结”二字。

方某某怎么也想不到,自认为坐牢出狱事情就了结了,交不交罚金也无所谓的想法却给自己带来了这样的麻烦,悻悻地拨打了通知中的联系电话:“法官,微信被冻结对我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交通出行、购物,我都是通过微信支付的,明天一早我就去把罚金转入你们的账户,这样就可以解冻了吧?”得到肯定答复后,第二天,方某某即主动履行了义务并将支付凭证通过微信发给承办法官。

本案之所以能顺利执行,就在于找到了被执行人的“痛点”,冻结了被执行人天天要用的微信账户。冻结微信、支付宝等网络账户,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切实可行的执行措施,如果账户中暂时没有余额,但有频繁的收支记录,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冻结措施,让被执行人无法过便利舒适的生活,从而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编辑:肖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