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卡……”在G76厦蓉高速纳溪收费站出口疫情防控劝导点,泸州市纳溪区交通运输局志愿者黄颖华正顶着烈日,查验司乘人员信息情况。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不管天晴下雨,志愿者们都严格按照“一扫三查”要求,对过往车辆开展检查,确保排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 |
自9月9日全区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以来,纳溪区交通防控组迅速安排部署,在“入川即检”各点位设置劝导点4个,在纳溪区与毗邻区县交界的重要通道上设置劝导点18个,对来往车辆实施双向管控,对货车、特种车辆以及经纳溪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的应急用车、物资保障车等进行查验,其余社会车辆一律劝返。截至目前,共查验车辆2367辆,其中高速路口“入川即检”点位查验578辆,其余18个重要通道管制卡口查验1789辆。
保通保畅 汇聚交通力量
“叮叮叮,叮叮叮……”“您好,这里是交通防控组,请讲……”已是深夜12时,纳溪区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股的办公室电话仍然响个不停。“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通宵了。”交通防控组工作人员胡高翔笑着说道。
纳溪区交通防控组在静态管理期间,承担着全区车辆通行的政策解答、通行证发放、运力调度、交通劝导点设置等系列工作。为确保疫情期间车辆流动规范有序,交通防控组梳理细化了《纳溪区静态管理期间车辆通行管理标准》,对可正常通行车辆类型、通行证类型及通行标准、通行证检查原则等进行明确。截至目前,共审核办理市内车辆应急通行证167张,区内车辆应急通行证408张,行业保供人员通行证250张,全力保障全域静态管控下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生活物资的正常运转。
应急调度 关心群众需求
“刘师傅,请立即赶往打古镇,有一名前往外地入学的大学生急需等待转运。”“收到,我立即出发!”接到出发指令时,泸州纳溪利达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司机刘光海刚送完上一批血液透析人员,正在利用间隙时间吃饭。接到通知后,刘师傅立即放下手中的盒饭,迅速启程赶往打古镇。
![]() |
为保障全区防疫工作的正常运转,解决临时静态管控期间血液透析病人、癌症病人、孕产妇、入学大学生等特殊人群出行需求,纳溪区交通防控组迅速统筹调度出租车作为接驳车辆,全力保障相关人员的出行。目前,已调度核酸样本转运车辆15辆,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转运车辆5辆,高铁站、机场接驳车辆12辆,特殊人群接驳车辆8辆,运送各类人员453人次。
党旗飘扬 抗疫一线显担当
“邹书记你好,我们交通局的人已经到点位上了。”清晨5点40分,纳溪区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已到达下沉社区各点位。抗疫的集结号已吹响,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交通人的身影。
纳溪区交通运输局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民心守护”工程具体实践,坚决贯彻落实“党建引领·交通为民”思想,号召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逆行”上岗,坚守抗疫一线。该区交通系统32名党员干部和44名职工志愿者冲在一线,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前往核酸检测采样点、村(社区)、交通劝导点等各条战疫防线,主动承担起防控消杀、交通劝导、维持秩序、答疑解惑等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供稿:纳溪区宣传部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