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今年以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坚持“抓早抓小”的工作思路,紧盯全区教育领域,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路径。
一是聚焦行业特征出“硬招”。牢固树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齐抓共管意识,明确在教育领域选择具备创建条件的中小学作为拟创建单位,由区教体局党委牵头组织调研并提出创建工作建议,经区委民族宗教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审定后,确定省、市级创建名单。结合新时代中小学学校教育基础性、目的性、专门性、系统性强的特征,制订切实可行的示范创建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区委统战部不仅将创建工作成效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加分项之一,而且在上年基础上提升得分占比,以激励促成效。
二是彰显个性特色出“新招”。区委统战部计划将大渡口镇小学作为今年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会同区教体局党委专门组建创建指导组,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育苗工作法”,点对点精准施策。
三是突出成效特点出“实招”。一方面注重坚持创建促发展的目的保长效。从制度化、常态化入手,指导创建单位建立健全配套工作制度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内容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坚决杜绝做表面文章,确保工作长效性。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实际抓特色增实效。大渡口镇小学根据临江的地域特点,分析小学生心理状态,在校园走廊设立色彩鲜艳、图文并茂、高度适中的民族知识百米长廊。同时,在学校展厅专门开辟民族团结进步学生奇石画、手工作品展区,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和创作的热情。(供稿:纳溪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