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泸州纳溪能人曾茂林返乡种茶:撂荒茶园焕新生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4-11 10:11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杨桃 记者 程海英/文图)4月,泸州市纳溪区,山青水秀,满目葱绿,茶园飘香。

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凤凰湖村返乡青年曾茂林的拂羽茶种植基地,只见近800亩茶山上,绿油油的茶叶长势喜人,蔚为壮观。“明前茶已采完了,现在马上就进入夏茶采摘季。不但茶叶值钱,就是前来帮采茶的周边村民,一天采鲜茶时都有100多元的收入。”曾茂林与技术人员一边查看茶叶,一边介绍说。

回乡创业 残次林变生态茶园

海拔达800多米的川龙山是纳溪区大渡口镇凤凰湖村的最高山,曾茂林的800亩特早茶基地就位于川龙山下。“我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在泸州工作,做过公司职员,建筑工地现场监理,后又成立了自己的装修公司。”用曾茂林自己的话说,以前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摸爬滚打多年,最终在装修行业逐渐站稳了脚跟,靠着做装修也让自己一家人衣食无忧。

2014年1月,曾茂林回家从邻村路过时,让原本在装修行业干得风声水起的他,毅然选择回到了家乡。“当时回家,看到周边村都成片打造特早茶产业,特别是看到昔日一片片残次竹被绿油油的茶园取代给村民带来的富足生活后,心里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邻村的荒山种茶后变成了金山银山,自己所在的凤凰湖村天堂片区却没一个人种茶,我为啥不回乡带头种茶带领乡亲一起致富呢!”曾茂林说,凤凰湖村天堂片区山多地少,而山上大多是些杂树和杂林,再加上地势偏远,交通不便,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打工赚钱,留守家中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

“自己靠做装修富了,更要帮助乡亲们共同富裕!”2014年2月,带着这份家乡情结,曾茂林毅然回家投入上100万元,流转了800余亩的5个山头开荒种茶。曾茂林告诉笔者,他之所以选择回乡种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纳溪区是中国的“特早茶之乡”,政府大力扶持特早茶产业,种茶前景十分广阔。

2014年4月,经过2个多月的开垦后,曾茂林引进了“福选九号”等优质特早茶进行规模种植。如今,这800亩昔日荒山在曾茂林历经8年的精细管护后,一举变成了绿油油的“金山银山”,这两年,曾茂林靠着卖自己品牌的高品质茶叶,年收入都在100万元左右。

建专合社 一片小茶叶富了众乡邻

“专合社很多社员栽了三年的新茶今年开采了,我要及时收回来……这段时间还确实有点忙。”4月10日,曾茂林安排好来自家茶园采茶的工人后,又驱车前往其他专合社社员的茶园收购鲜茶叶。

曾茂林在自己茶园投产后,他没有忘记乡亲们,组建了泸州纳溪区川龙山茶叶专合社,并注册成立泸州拂羽茶叶公司。由于专合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护、公司统一价格回收,在短短5年时间里,专合社社员发展到136户,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还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茶叶4000亩。2020年,川龙山茶叶专合社成功跻身国家级示范社,成为泸州市茶叶界唯一一个国字号专合社。拂羽茶园的清溪绿牌特早翠芽也被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评为金奖茶叶。

3年前,村民李会才外出务工受伤后,不能再干重活。正当他为生活发愁时,曾茂林邀请他加入专合社,并在曾茂林的具体指导下,李会才种植了10亩茶园。今年,李会才的茶园虽然是第一年采摘,但仅早春茶叶预计就要卖1.5万多元。“曾茂林经常来茶园给我讲解管护技术和注意事项,我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及时给曾茂林打电话请教。”李会才说,今年他打算将茶园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力争在几年后,我家茶园的茶叶也能卖上10万元。

“现在专合社不断壮大起来了,专合社也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加工企业,还有了自己的红茶、绿茶品牌,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乡亲走上产、供、销一体化的茶叶增收致富路,把茶叶这一片小叶子变成沉甸甸的‘真金白银’!”望着满眼翠绿的茶山,曾茂林对未来茶产业的发展,充满着无限期许。

编辑:肖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