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泸州纳溪区:00后黄春华传承手工制茶技艺 月入两万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4-02 17:06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杨桃 记者 程海英/文图)在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凤凰湖村,今年22岁的黄春华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他是一个00后,但在传承手工制茶上,却技艺精湛,他用传统手工制作的扁形特早茶,因其香味独具,口感清新,不仅每斤茶叶要卖上千元,而且还多次代表村里的省级专合社参加泸州市手工茶制作比赛,屡获大奖。更令人钦佩的是,他还被四川乌蒙弘茶叶有限公司特聘为“手工制茶师”,公司开出的月薪高达2万元。

黄春华家是制茶世家,他的祖父和爷爷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当地知名的手工制茶师。而黄春华自7岁开始,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他就爱上了制茶。5年前,他从泸州某中职学校毕业后,就选择回到大渡口镇跟爷爷一起种茶制茶。他说:“我们纳溪区有特早茶基地31.5万亩,年总产量达到了2.28万吨,我也很喜欢茶,想把前辈传下来的手工制茶技艺发扬光大,打造优质品牌,带动乡亲们增收。”

以前实习时,当老板获悉黄春华是来自“中国特早茶之乡”的纳溪区后,就对黄春华说,现在手工茶叶在市场上极受消费者青睐,他长期也喝手工茶,虽然价格高很多,但品质就是不一样,并劝黄春华回去学习手工制茶,以后他们公司可以签约购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黄春华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实习期未满就返回老家。黄春华告诉笔者,“纳溪是全国‘特早乡之乡’,纳溪也在打造‘百亿茶产业’,特早手工茶确实不一般,但现在会手工制茶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为啥不将这一传统制艺发扬传承呢?”

黄春华的祖父和爷爷黄均忠是从事传统手工茶制作几十年的老茶艺人。几十年来,今年已70岁的黄均忠依然坚守传统手工制茶,其生态茶园和制作技艺还曾被央视关注。黄春华回家后,他就跟随爷爷学习明前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黄春华所在的大渡口镇凤凰湖村,是目前纳溪区30万亩特早茶的核心区。10多年的耳濡目染和操作,让黄春华对茶叶有种特殊的感情,钻研起特早茶手工制作技艺来,他更是废寝忘食,得心应手。

辛勤付出,终获回报。如今,黄春华在爷爷历经5年的悉心指导下,他已掌握了整套制茶工序,不仅能独立制作手工茶,而且在两年前就被四川乌蒙弘茶叶有限公司特聘为专职“制茶师”,月薪达2万元。而他这几年凭借自己掌握的特早手工制作技艺,其制作的手工毛峰和红茶,在代表村里的专合社多次参加泸州市的手工茶叶制作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和特等奖。

“制茶无止境,茶也有生命。”黄春华说,虽然如今他也受聘为“制茶师”,但他永远是手工茶前辈眼中的“小后生”,他也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断学习传统手工茶制作技艺,让更多人喝到具有传统口感的纳溪特早手工好茶的同时,将手工制茶技艺发扬光大。“以后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手工制茶技艺,我会毫不保留教会他们。”黄春华说。

满眼皆是绿,满山沁茶香。近年来,纳溪区紧紧围绕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发展体系,按照“一核两区三带”规划布局茶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纳溪特早茶产业发展,全力培育优质品牌和种制茶能手,推动纳溪加快建成百亿茶产业强区。茶产业美了环境,富了群众的同时,纳溪区也获评“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四川省茶业十强县”。

编辑:肖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