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曾运吉 记者 程海英/文图)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人大代表从实际问题出发,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解决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
丰乐镇人大代表入户搜集民意 |
主动“问”,从政府“配餐”变百姓“点菜”。镇人大代表针对老百姓呼声最高和反映最迫切的需求脱节问题,围绕3家企业、7个在建项目、58项为民办实事清单开展走访调研,并通过企业座谈、田间走访、院坝会等形式,听取民意制定“民情清单”,把“民情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对账销号,解决群众一批“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开展走访调研活动11次,收集环境整治、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意见建议8条,推动问题整改7件。
![]() |
在马村协调纠纷 |
措施“新”,从“干部埋头干”变“村民说了算”。创新在具各村里都设立了“村民说事点”,人大代表每月到点听群众“说事”,健立了以“提、议、定、办、评”为核心的“村民说事”制度,同时邀请群众、党员等参加镇、村重大商讨会议,倾听群众的分析论证和意见建议。目前,镇人大代通过“村民说事”,搜集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18件,邀请党员、群众参与镇村议事26次,商讨议事处理结果群众满意度98%以上。
做法“实”,“群众上门”变“服务上门”。69名人大代表主动对照擅长领域为民服务,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信访纠纷等开展志愿服务等23次,深入企业解了企业发展困难8次、化解群众信访纠纷13起,开展“便民服务”解答群众疑问180余人次,实现从“等群众上门”向“送服务上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