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在山水秀丽的四川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说起“好邻居”李开国,乡亲邻里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关心照顾着疯癫邻居陈光富,把他当做亲人一样,这一段远亲不如近邻,“兄弟”情深二十多年的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从小便孤苦伶仃的陈光富正是李开国的邻居。打小起,李开国便和与他长些岁数的陈光富一起玩耍,李开国到绍坝中学上初中后,恰巧陈光富又在那所学校厨房做工。那时,因为家庭困难,李开国多半只能吃点白饭,偶尔花几分钱在商店打点豆瓣或酱油当菜,就已经是美味了,陈光富就会隔三差五接济一下他,带点菜汤或者塞一只馒头给李开国改善一下伙食,让李开国相当感动。
1998年,陈光富因情感纠葛突然失去理智,不再与周围人接触来往,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疯子。李开国从部队退伍回来,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嫌弃与冷落陈光富,而是一次次耐心地劝他开门,试着跟他交流。李开国更想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帮曾经的好大哥。平时,李开国会不时地给他买些米、油、肉及水果、新衣服等送去。这样的帮助,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尽管后来在城里定居,但隔上些日子,李开国就会回老家,看看陈光富,并送钱送物。
2012年,陈光富居住的土墙房屋越来越破旧,墙体也变得行将倒塌,屋外下大雨,屋里就雨水横流,房子眼看着就变成危房,这让李开国十分担心,说不定哪一场大雨就会彻底将陈光富的房子摧毁,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一遇到雨天,李开国就会格外牵挂陈光富是否安全。于是,李开国开始筹划为陈光富建新房的事情,他先是一趟趟跑政府部门,说明陈光富的具体困难,希望得到关注。很快,得到建房政策支持,获得困难户建房补贴一万余元。不过,要修房子,这部分钱远远不够。怎么办?李开国忽然冒出一个无私的念头——由自己私人贴钱帮助。经过多次做家人工作,修新房的事情开始提上日程。
为了节约开支,李开国特地找到了自己从事建筑的老朋友李光金。起初,李光金不太愿意干这种一看就是赔本买卖的事情,并劝李开国也不要去管这种闲事。后来,李开国一再软磨硬泡,他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李光金。
“李开国帮忙都这样‘死心’,我还有啥子话说呢?”李光金爽朗地笑了。
随后,李开国还发动自己的亲嫂子以及周围乡亲,一起为陈光富建房帮忙出力,做饭、砍树、平整屋基,和电工兄弟们一道安装室内电线等,大家一同投入到为陈光富造新房的大事中。
而那段时间,李开国更像是在给自己家建房一样,一有时间就来关注进度,查看施工质量,搭手干这干那。
“那段时间,尽管我自己家里也正在修房子,忙得不得了,但看到李开国为陈光富这样忙前忙后,我也二话不说就跑来帮忙了。”邻居何伦强说。
短短十多天,在陈光富已经摇摇欲坠的土房旁边,一座崭新的彩钢瓦屋顶、外墙贴砖装饰的平房顺利落成。
“不光要让哥哥有房子住,还要让他发展生产,发展副业,这样才会生活得更好。”李开国考虑得很长远。
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李开国为陈光富增加建设了晒坝、猪圈,为他购置了桌椅、床、电视机、电风扇、农具等,还购买了一只小猪仔送给陈光富饲养。
2013年春节前,新房落成,陈光富便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自从1998年精神患病后,陈光富便不能言语,但那个喜庆的时刻,他却一个劲地发出“啊啊啊”的声音,表达着他心中喜悦的情感。
“如果每个人都像李开国两口子那样热心的话,邻居关系就更好了,社会就更和谐了!”曾参与陈光富建房劳动的邻居童国平说。
随着房子修好,陈光富身上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整个人变得开朗一些,周围人也不再那么嫌弃他了,有些人家遇到喜事时,也开始把陈光富请去做客。
从1999年到现在,已经二十余载,李开国一直坚持照顾着“疯哥哥”,虽然已经在纳溪定居,但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带着妻子一起,拎着大米、牛奶、猪肉、水果来看望陈光富,关心他的身体情况,帮忙采购生活用品。经常会有需要监护人签字的手续,每当这个时候李开国都会放下自己的事情第一时间来完成手续,李开国说:“只要我还有能力照顾他,那我这个‘监护人’就一直当下去。”(纳溪区护国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