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刘昭 记者 程海英)现在虽然还是秋分时节,但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的“水晶柚”却已进入了采摘季。9月21日,记者来到护国镇沙田村看到,成群结对的村民将采摘下的“水晶柚”堆放在村里的公路边,等候车辆进村收购。而这些水晶柚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几两重。同行的沙田村党支部书记龙小芳欣喜地告诉记者说:“此前因吃后有酸麻味而滞销的水晶柚,这两年提前一个月就被来自江西、湖南、贵州等地的客商到地头全部订购,这多亏了互联网相助。每年村里的200多万斤水晶柚,就要给果农带来近300万元的收入。”
“
![]() |
护国柚”栽植历史悠久,已有200年的种植历史。2004年,护国镇被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护国柚”先后获评“全国柚类优质果品”、中国西部博览会“名优农产品”和“四川果王子”等称号;2011年12月,“护国柚”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前,“护国柚”种植面积达6.8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突破4亿元。
水晶柚作为“护国柚”家族的一个成员,更多是其药用价值和促进“护国柚”授粉。因其口感在吃后有淡淡的酸麻味,在部分消费者口中不太讨喜,进而一直销售不畅,特别是大量上市时,由于无外地客商上门,1元/斤的价格都卖不脱。
为了更好地做大“护国柚”产业,让“水晶柚”也能成为富民增收的“金柚”。2018年,护国镇经发办就着力在促销“水晶柚”上下功夫,其主要销售运营模式是依托纳溪区电商中心,利用互联网和纳溪区供销社的“赶场天”电商平台,以图文和短视频等方式,早早推销“水晶柚”,吸引了全国各省数10个经销商前来订购。
![]() |
“要想让‘水晶柚’也能卖得好,好出好价钱,品质是关键。”龙小芳说,这几年依托互联网和电商平台促销“水晶柚”的同时,为了提升“水晶柚”的生态品质,护国镇农技部门创新性研发并运用果树溯源系统,在每一棵“水晶柚”树上挂上二维码标牌,并将树上的二维码和贴在柚子上的二维码信息关联在一起。消费者只需扫一扫柚子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楚地了解柚子的产地、农户姓名、树龄以及施肥和治虫的时间、次数等日常管理信息。“这相当于每一棵柚树、每一个柚子,都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龙小芳介绍,这项技术的用户反馈效果十分明显,大大助推了“水晶柚”线上销售。
同时,为了让每一个“水晶柚”都能卖钱,护国镇农技部门指导果农对水晶柚全部按果子的大小进行了分拣包装,大的食用,几两重的小果子就当中药材卖,一斤也要卖上8角钱。“以前每年村里的‘水晶柚’至少有三成是小果子,由于不能食用,大多任其掉落树下腐烂做肥料。而这几年,每年几两重的小果子,一个不剩被省外来的客商买走了,又给果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龙小芳说。
“目前线上的销售非常红火。”龙小芳介绍,以前护国镇的水晶柚子价格1斤顶多卖1块钱,甚至很多时候要卖到第二年2、3月份没有卖出去的都不在少数。但现在有了互联网相助,这些卖不脱水晶柚不但不愁销路,价格也涨到了1.5元/斤。如今每天,一辆辆满载“水晶柚“的大卡车在护国镇的沙田、东巷口等水晶柚主产区进进出出,村民脸上满是丰收的笑容,钱袋子更是饱饱地鼓涨了起来。
据悉,今年护国镇的水晶柚产量预计达1000万斤,可实现收入1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