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王国中 记者 程海英)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
深入群众 摸实情
“李阿姨,我是柿子村工作人员的小李,我们今天来看一下您,这段时间身体还好吧?”“黄老辈,您对村上和小区今后的发展有啥意见,尽管跟我们提……”近日,在开展疫苗接种摸排工作中,为进一步摸清群众疫苗接种情况,纳溪区东升街道柿子村干部把入户走访当作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心贴心与居民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反映的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纳溪区东升街道还通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让党员干部带头下沉,把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两走进”活动,融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切实办好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民生实事。
纳溪区东升街道柿子村党支部书记杨涛表示,学习党史不仅是要在书上学,更要在实践中学,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切切实实帮他们解决问题,赢得群众认可。
直击难题 出实招
为有效解决民生难题,纳溪区东升街道建立“下沉一步、收集一批、销号一批”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破解发展问题瓶颈。
“要真真正正的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了,群众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纳溪区东升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王良荣表示,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直击难题出实招,力求做到见实效。
据悉,纳溪区东升街道通过党员干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分期分批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为企业减负担”工作,积极回应群众、企业关切的大小事,各基层党组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步建立办实事项目清单、承诺制度和公示制度,明确办理时限进度,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抓好督促落实。截止目前,纳溪区东升街道领导干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27项,完成25项;干部职工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246项,完成235项,推动各村(社区)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7项,已完成25项。
纾解民忧 办实事
为持续改善第二医教园方水村片区居民出行条件,纳溪区东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时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第二医教园片区至纳溪城区公交线路优化事宜。大到线路调整、小到站点设置,与会同志、群众代表等共同研讨会商,更好地满足学生及附近居民的出行需求。
今年7月,纳溪区东升街道柿子村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打造“六邻文化”,以“心邻相融”工作法,形成党建引领、全员参与、合作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开展分类治理,聚焦辖区老年群众、留守儿童、外来务工群体的生活需要,在办公阵地打造了休闲娱乐区、书画创意区、温馨休闲区、书报阅览区,让辖区群众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