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陈扬 记者 程海英)6月17日,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即将步入百岁门槛的八角仓村老党员张楷又来到八角仓战斗遗址,给前来的游人讲述那场惨烈的战斗,查看至今还留在石壁上的一个个弹孔。张楷说,没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
张楷(左)讲解激烈的八角仓战斗 |
自1981年清明节以来,只要有人来到八角仓村,只要有人说去参观八角仓战斗遗址,张楷无论手上工作有多忙,他都要亲自前去义务讲解。如今,他义务当这个党史讲解员已经整整40年。“之所以40年来我乐意当这个义务党史讲解员,因为我是这场战斗的亲历者、见证者,我要让子孙们永远珍藏这份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张楷说。
“12月5日凌晨鸡叫的时候,解放军与国民党残军的战斗就此打响。”张楷回忆,战斗结束张楷带领村民打扫战场时,才知道历时10多个小时的激战,有75名解放军官兵壮烈牺牲。
![]() |
石壁上清晰可见的弹孔 |
跟随着张楷的指引,我们来到了八角仓战斗的遗址,那是沿着悬崖边上的一条青石板小路,沿途几十米长的小径崖壁上,密密麻麻高矮排列着拳头大小的弹孔。72年过去了,青草长了又生,流水不断冲刷,依然清晰如初,成为这场惨烈战斗的见证。“当时这些路都是没有的,只有一条从崖下上来的石板小路,解放军多次冲锋未能突破后,就分出兵力攀上另一座山峰进攻,这才在短时间内歼灭了国民党残部。”张楷介绍。
1965年,纳溪区政府在文昌(现大池村)修建烈士陵园,56名烈士统一移葬到文昌烈士陵园,19名烈士安葬在纳溪区烈士陵园。
“我要让这段弥足珍贵红色历史代代传下去。”1981年清明节开始,张楷就成为了当地学校“八角仓战斗”的义务讲解员。虽说义务讲解员不拿一分钱报酬,但一开始,张楷的行为还是曾被人误解。村里的闲言碎语都在考验着张楷的承受能力。“他恐怕是暗地里收那些外来游客的小费吧!”“他这样爱争表现是不是想给镇上、区上领导看,好谋一官半职吧?”面对质疑,张楷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依然将义务党史讲解员的工作继续下去。
埋头前行、忍受委屈,时间久了,大家终于感受到张楷真的没有别的企望、追求,他所在意的只有先烈们留给这个世界的那些纯洁无暇的信仰----他要当传承者、宣讲者,用朴实的语言铺就薪火之路。
当义务党史讲解员,张楷牺牲了几乎所有可供支配的业余时间。10年前的6月,他在昆明的小儿子驱车回来要接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顺便避暑,弥补一下这么多年来对老父亲的亏欠。张楷行囊都收拾好了,可一个电话打过来,说第二天镇上中心小学要组织学生来八角仓村接受红色党史教育,他没有一句怨言,立即取消了行程。
如今,就为这义务党史讲解,张楷40年来几乎都留在家里,没有出过远门。对此张楷却说,“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人来参观,哪个来替我准确无误给讲解这红色党史和精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