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纳溪区打古镇:老村长罗起福话变迁 致富不忘谢党恩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6-01 17:14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赵康明 刘庆 记者 程海英)“普照村地处偏远,村民到镇上赶集要走4个多小时……”日前,纳溪区打古镇普照村举行“学党史谈变迁”主题党日活动,老村长罗起福深情地向村民讲述普照村变迁。

罗起福今年58岁,1982年高中毕业后回到老家,先后担任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20年离职。30多年的村干部经历,罗起福见证了普照村道路交通、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群众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

普照村是纳溪海拔最高的偏远山村,全村有1700多村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二十多年前,普照村连一条像样的石板路都没有,赶场的大路全是土路,扛一根楠竹到打古场卖,得花一天时间,只能卖两元钱。村里树子竹子不少,没有路只有烂在山里。村里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有时候还用竹枝竹节照明。降大雪时,家家户户都出不了门,只好窝在家里,烧树根烤火。

“乡亲们说我是高中生,有文化又见过世面,能带着大家致富……”罗起福说,改革春风吹进普照村,包产户政策让村民鼓足了干劲。当时普照村有很多集体荒山,“谁栽树谁受益”政策激励村民纷纷在集体荒山上种树、种竹、种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集体荒山已满山披绿。为改善出行和照明条件,一批批干部在普照村费尽心血,建普照电站、修石板路、修公路……普照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一年比一年好。

“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永远感谢党的恩情。”普照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后,在扶贫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下,17公里的“打普路”2017年贯通投用,连结云回水库6公里施工道路2018年建成通车,同时建设通组硬化道路、泥结合路40多公里,建设产业路、入户道路22公里,还建起了3000多亩茶叶基地、1000多亩杨梅基地、千头养猪场、笋子厂、农家乐……很多村民不仅领到土地流转费,还在家门口就务工挣钱,在家自己当老板。

危房改造补助、医保、养老、地力保护补贴等一项项惠民利民政策,及时落实给每一名村民。如今,普照村村民不仅吃穿都不愁,95%以上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有的村民还住上漂亮的小别墅,每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不少村民还买了小轿车……作为土长土长的山里人,他们谁也没想到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这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现在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比五星级宾馆还好,云回水库峻工投用后,这里就是游客接待中心,到时这里的空气、风景就能变成钱……”当天,罗起福和党员、村组干部参观普照村党群众服务中心,还在云回水库建设工地、通村公路、雾隐茶厂、杨梅园、千亩茶山等地“现身说法”,让党员干部感受在党的领导下,普照村交通、产业、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的巨大变化。

“今天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学党史谈变迁,邀请老村长罗起福谈普照村的变化,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让大家记住普照村的历史变迁,铭记党恩,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全力做好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打古镇普照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兵说。

编辑:肖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