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肖孟琴)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深入开展开发区、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力促开发区、功能区“瘦身强体”。
优化设置机构,突出园区功能定位。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整合归并经开区、旅游景区等管理机构的内设机构。经开区管委会重新设置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科、经济发展科、投资促进科、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科5个内设机构,旅游景区管委会设置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科、旅游发展科、安全环保管理办公室4个内设机构,大幅提高业务工作机构比重。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引进社会力量,承担开发区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投融资服务等任务。
理顺管理体制,明晰园区“主责主业”。印发经开区管委会、旅游景区管委会“三定”规定,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定位。印发《关于进一步理顺泸州纳溪旅游景区管委会管理体制的方案》,细化旅游景区管委会与区文旅局、区水务局、区林竹局及相关镇街在景区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形成“以泸州纳溪旅游景区管委会为核心、各管理机构合力共建”的旅游景区管理体系。
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园区工作效能。推进开发区、旅游景区、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升格,提升开发区、功能区整体工作效能。2020年,园区建成区面积累计8.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247家,完成重点项目投资9.94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6亿元,实现利税20.5亿元。纳溪区列入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名单,梅岭茶叶公园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名单,百年护国城被授予省级研学旅行基地,成功招引中科民生集团、中青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6家,落实落地项目6个,2020年,各景区共接待游客740.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18亿元。认定区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其中1个园区已晋级为市级四星级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