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谢雅琴 文/图)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作为基层执行战线上的“孺子牛”,纳溪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们坚毅沉稳,始终怀揣谦抑、审慎的执法办案理念,勇挑重担、善作善成,在负重前行中努力破解“执行难”瓶颈。近日,案件申请人陈某某来到纳溪法院执行事务大厅,为承办法官送来一面印有“公正执法扬正气,恪尽职守解民忧”字样的锦旗,以示感激,在案件执行过程中,践行司法为民承诺,最大限度减少“法律白条”,我们的法官让温暖高效的执行始于春天。
![]() |
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系朋友关系,2014年6月16日,被执行人赵某某因购车从事运营需资金周转向申请人提出借款5万元并当即出具借条一张,借款期限届满后,申请人要求被执行人还款遭拒,又给予被执行人1个月宽限期,然而被执行人依旧拒不还款,且无法联系。后经纳溪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执行人赵某某需偿还申请人陈某某借款5万元并支付逾期利息,判决生效后,赵某某亦未回应。
![]() |
遍寻赵某某踪迹无果的申请人无奈之下于近日申请强制执行:“本来大家都是朋友的,哪里想走到这个地步嘛,但是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他连面都不露一个,让人寒心!”
立案执行后,承办法官通过网络查控及线下查询皆未查得赵某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遂电话联系,但始终处于关机状态。对于赵某某的无动于衷,承办法官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并依法冻结了其银行账户等以逼迫赵某某现身,然后,随着时间流逝,赵某某依旧了无消息。此路不通,承办法官又通过动员其亲朋邻居等多种方式以期寻得赵某某下落,果不然,村支书找到了其父亲的电话:“法官,赵某某父亲也在外务工,你可以打电话过去问问”通过电话联系,赵某某父亲坚称自己并不知道其子行踪:“他到处欠着账,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就多次,深知赵父是破解此案僵局的唯一线索,承办法官坚持电话沟通不放弃,从道德、法律等多角度给赵父分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后果:“你这样不是帮他,是在害他!‘一朝失信,处处受限’,赵某某还年轻,难道以后就要背着‘失信人’的枷锁生活工作吗?得不偿失!”听着法官于情于理的分析,赵父着急了:“法官,我马上把他的电话号告诉你们,你们赶快跟他联系吧!”知晓失信惩戒严重后果的赵某某主动要求还款,但表示有难处,希望申请人能作出让步,当承办法官将这一消息转达给陈某某时,陈某某十分诧异:“他愿意还钱啊?我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抱希望了,这样吧,利息我就不要了,我只收回5万元本金!”最终,由赵某某的哥哥代其将5万元现金交至陈某某手中。
![]() |
回想案件整个过程,申请人很是感慨,钱,借出去时是感情,收回来时不仅伤了和气还大费周折,多亏执行法官“愿花心思、肯费工夫”才能及时拿回借款:“为民执法好法官!非常感谢纳溪法院!”
你的期待,我的努力。鲜红的锦旗,不仅彰显纳溪执行干警“执法公正,司法为民”的良好风范,更是纳溪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践行“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