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纳溪区合面镇:人大代表赴护国镇学习考察 取长补短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4-07 13:39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文良旭 付智慧 文/图)“我们这边是自己孕育的鱼苗,种类以鲫鱼、草鱼、鲤鱼为主,等到稻田插秧后,水位涨上去后,我们就把鱼苗转移到稻田中养殖。”4月6日,纳溪区合面镇人大主席团组织第一代表团部分人大代表和村社干部到临近的护国镇沈嘴村实地考察学习稻田鱼养殖技术。

代表们一行先后参观了沈嘴村稻田鱼养殖基地,并与省级养殖大户繁兴家庭农场主孙光富探讨了养殖技术。据悉“稻田养鱼”是纳溪区农业乡镇普遍采取的传统农业种养模式,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传统的稻田养鱼,主要是兼顾水稻和鱼类的产量,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达到双赢的条件。

但护国镇沈嘴村稻田鱼因为产量大、品质优而著名,主要是他们采取创新的模式养殖“稻田鱼”。首先创新的鱼类品牌,他们稻田鱼不只是养殖传统的鱼类,而是把市场上热销的白香鲫、无鳞鲤鱼、黄辣丁等作为主要养殖对象,扩宽鱼产品的销路。其次改革养殖模式,传统的稻田鱼是稻田和鱼均兼顾,但沈嘴村稻田鱼主要兼顾养鱼,水稻种植是负责为鱼类净化水质和提供生物饲料。最后是变革基础设施,每块稻田的三分之一挖成深塘,三分之二则栽种水稻,提供鱼类在枯水期的的存活率,增大养殖密度。

代表们纷纷表示,“我们合面镇是纳溪小粮仓,也是‘五子一鱼’的主产区,鱼就是稻田鱼。但近几年来,我们的技术和经验没有跟上市场化的最新步伐,本镇稻田鱼产量和品牌在连年后退,因此我们专程出来学习考察护国镇稻田鱼养殖的先进技术。虽然这次考察时间紧、行程短,但我们真正看到了、学到了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这更有助于打开思路,开阔眼界,能更好地从事生产、更有效地服务养殖大户,为本镇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谋求更好的发展之路。”

“我们村今年预计发展稻田鱼100亩,这次专程到繁兴家庭农场学习养殖技术,就是希望能取长补短。听到孙光富老板的介绍后,我觉得不虚此行,收获满满。下一步,我要把孙老板请到我们村上,现场给群众上一次稻田养殖的课,把我们村的稻田鱼产业做大做强。”区镇人大代表、太山村支部书记孙光莲信心满满的说到。


编辑:肖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