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刘庆 文/图)“现在好了,我们村集体公司将闲置的办公阵地改造成生产车间并引进藤编加工企业后,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村集体公司每个月还有10多万元的收入,并解决了50多个村民的就业增收,一个月下来平均也有2000元,真是一举三得。3月28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双家村的泸州鸿藤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村党支部书记介福容高兴地说。
![]() |
村民在藤编沙发 |
2020年,打村级建制调整后,原杜家村和徐家村合并为双家村,徐家村党群众服务中心成为了两村合并后双家村的村党群服务中心,而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杜家村办公阵地就此闲置了下来。
“既然闲置下来了,我们为何不通过招商引资将这个阵地利用起来呢,企业进来了,不仅解决了办公阵地闲置问题,又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能解决村里部分人的就业,实现家门口增收。”介福容告诉笔者。
2020年7月,她随同打古镇政府领导外出参观考察了一家藤编厂后,她就与这家专门做出口藤编产品的厂家达成了合作协议,由该厂家出资将原杜家村办公阵地进行改造,成立了泸州鸿藤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宁波博锐巴塞罗拉系列沙发的生产加工。双家村负责为泸州鸿藤工艺品有限公司招收工人,公司所占用的场地费按泸州鸿藤工艺品有限公司实发工人工资的5%支付给双家村集体公司。
2020年8月,泸州鸿藤工艺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行后,即时就吸纳了村里20多名中老年妇女前来加工藤编沙发。“藤编沙发活计是眼见之功,象我们这样50多岁的人,只学一两天就成为熟练工了。“双家村56岁的妇女李茂林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媳妇,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被称为藤编厂“最年轻”的“快手”女工,每天能编7、8个,适当加点班,每月能挣上2000多元。“藤编公司的到来,改变了我们山区妇女的生活,也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现在每天不仅有几十上百元的收入,而且还照顾了家庭。”李茂林说。
据介福容介绍,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泸州鸿藤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藤编沙发加工网点已增至4个,从事藤编沙发的村民已有50多人,年岁最大的70岁,最小的40岁,全是附近的村民。对于编出的藤椅,公司按照市场价格,给予村民加工费用每件15—20元,一个月下来村民就要实现工资收入达15万元,双家村集体公司的场地和服务费用按村民发放工资总额5%计,每月就有7500多元。
“随着加入藤编沙发的村民越来越多,双家村的集体‘家底’也将来越来越厚实、强壮。”介福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