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刘春梅 韦旭 文/图)为及时掌握8-10岁学生群体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3月29日,纳溪区打古镇卫计办在打古镇中心小学随机抽取了40名适龄儿童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工作。
![]() |
“小朋友,你多大了?”“平时在家会不会挑食呢”“妈妈做的菜咸不咸?”检查过程中,打古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刘颖对照碘缺乏病监测调查表仔细询问着学生情况。据刘颖介绍,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医学上就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称之为碘缺乏病。
![]() |
“小朋友,把脖子昂起来,不要乱动哦。”在做完详细问卷调查后,每一名学生还要通过便携式B超机对颈部进行扫描。刘颖介绍说,B超的检查结果要一周以后才能出来,我们会根据监测情况,适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科学调整。
![]() |
“同学们,如果得了碘缺乏病,就会出现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干燥、怕冷等症状,有的还会长大颈子病。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注意饮食,盐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吃的食品,我们还要多海带、紫菜、海藻、海鱼虾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就能保证我们的碘营养。”在工作人员开展监测过程中,打古镇卫生院负责人赵亮还为每一位同学科普了预防碘缺乏病的知识。
学生秦榛说,她以前就比较挑食,不太喜欢吃咸的菜,今天经过医生的科普,让她知道了碘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了解了更多的健康常识,对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
据了解,此次“碘缺乏病”监测工作,还将在打古镇随机抽取20名妇女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