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纳溪区:推进街道职能转变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3-24 12:42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肖孟琴)长期以来,街道招商引资压力大、主责主业不明确,影响了民生服务等主要职能的履行。纳溪区结合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契机,以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为重点,以减负增效、赋权强能、组织重构为抓手,深入推进街道职能转变,积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街道职能职责。明确街道职能定位。将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向区商务局、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转移。优化考核体系,加强对街道党的建设、公共服务、综合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考核。明晰区街职责边界。梳理公布《泸州市纳溪区乡镇(街道)属地事项责任清单》,对112项涉及街道的具体事项全面明确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明晰区级与街道职责边界。同时,建立职责准入制度,明确区级部门不得自行明确街道属地责任,清单之外确需交由街道承担的临时性、阶段性职责和工作任务,须征求街道意见后按程序报区委区政府批准。推动街道赋权强能。赋予街道对辖区内重大事项建议权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等,并加大街道对区级部门派驻机构考核评价、干部任免方面评价权重,实现街道对辖区内所有派驻力量的统筹管理。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将城市管理、社保医保等领域60项街道管理迫切需要的区级权限赋予街道。综合街道法定行政权力事项和赋予街道的区级行政权力事项,编制形成《泸州市纳溪区街道行政权力清单(2020年本)》,确保街道事情街道办。

聚焦实际需求,优化街道机构设置。重塑街道组织架构。将街道原有多个党政综合办事机构、挂牌机构、事业机构职责进行同类整合,构建“7+1”基层组织架构。针对街道管理服务需求,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建设指导办公室等机构,并明确社会事务办公室承担物业管理职责。充实管理服务力量。推动编制资源下沉,将区级部门派驻街道的事业编制及人员全部划转到街道实行属地管理,街道事业编制平均增加117.39%。结合区划调整中街道管辖面积、服务人口、工作任务的增加,为3个街道增加行政编制各11名,增幅达52.38%。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明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按副科级配备,打捆设置事业岗位管理八级职数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数,破解街道事业人员晋升空间和渠道不足的困境。提高街道干部经济待遇,结合区划调整改革中街道新增多个行政村的情况,落实街道干部的“乡镇”补贴。

聚焦整体效应,优化街道运行机制。推行“一站式”服务。依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推行“全科+自助”政务服务模式,设置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整合街道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网格职能,实现“多网合一”,并将各领域的网格管理人员由街道统筹管理和指挥调配,打破条块限制,提高人员使用效率。完善协作机制。建立“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街道呼叫、部门响应、协同处置、街道评价的闭环管理,并将街道评价结果纳入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其中涉及街道事务较多的部门,街道对其年度考核比重达30%,实现区级部门更好地服务基层和群众。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