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刘庆 文/图)“我还以为今年的柑橘卖不出去了,多亏了村支书王小刚在村里的当家人群帮我‘吆喝’,1万多斤沃柑在地头就快卖完了。”3月14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松林村4组柑橘种植户、63岁的殷德全满脸喜悦,原本担心卖不出去的柑橘在打古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销售已近尾声。
![]() |
殷德全在采摘柑橘 |
2月中旬以来,松林村殷德全的1万多斤沃柑进入采摘期。在这收获的季节,由于殷德全一人在家,加之年岁已大,又没有交通工具,这对他来说,1万多斤的沃柑却成了他的心头病。
63岁的殷德全近两年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自家地头上种植的3亩多沃柑。往年都是靠果贩上门收购。自去年以来,因受疫情的影响,他的沃柑却不同程度出现卖难,今年更是只有一个果贩上门,且价格只出2元/公斤,这让殷德全难以接受,他说:“我的沃柑都是生态种植,不施农药化肥,不打除草剂,虽然今年市场上的沃柑价格行情已经不如往年,但我的沃柑品质给市场上个别农户种植的沃柑不能相提并论。”殷德全说。
正当殷德全为今年的沃柑销售犯愁时,2月下旬,松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刚在入户走访春耕备耕过程中了解到殷德全的难处,便主动提出帮他想办法找销路,并第一时间向打古镇党委政府领导报告。在打古镇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王小刚通过“松林村当家人”微信群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希望大家能伸出援手,帮帮老殷。
![]() |
市民(左)上门购买柑橘 |
王小刚的微信求助信息一经发出,迅速得到全镇各村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支持,这条信息还被大家转发到不同的微信群,纷纷向帮殷德全老人伸出援手。王小刚还还想出“免费品尝”的妙招,自掏腰包购买了100余斤沃柑送给部分干部群众尝鲜。由于品质优,味道甘甜纯正,一时间,微信询问、电话订购的人就多了起来,20斤、30斤、50斤、80斤、100斤......让王小刚没想到的是,一条小小的微信竟带来了这么大的反响,而殷德全脸上更是绽放出了开心的笑容。
王小刚告诉笔者,他的微信求助信息发出后,松林村还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上门服务,帮助殷德全采摘沃柑,并直接将沃柑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看着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的柑橘园,殷德全的脸上笑容满面地说:“太感谢了,多亏有你们党员干部的帮助和群众支持,以后我更要严格生态种植沃柑,以最佳的品质来回报每一个消费者。”殷德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