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纳溪上马镇桐梓村 高标准农田建设忙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3-10 15:23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陈扬 文/图)时令催人整地忙,不误田间一季春。3月8日上午,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桐梓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看到,有开着挖掘机平整田块的、架模浆砌沟渠的、用鸡公车运送条石的、新修硬化道路的几支施工队同时摆开战场,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挖掘机在整理田块

桐梓村党支部书记张绍彬介绍,桐梓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去年12月启动,今年4月全面完成。纳入整理的田、土和山林面积共计6000亩。为了不耽误今年的春耕生产,连日来,工人们利用晴好天气,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我们每天都在争取时间,每天都安排四、五十人在抢工期。”

加固田坎

桐梓村是浅丘与平坝兼有的山村,“说是平坝其实地形并不平坦。”张绍彬介绍,在这占全村耕地面积近一半的坝区,而且田块高低不平,多年耕作难,排灌更难。如处在地形低洼的“烂泡田”,田里的积水排不出,每年只能种一季大春水稻。而另一部分处在地理位置较高的“高塝田”,又因为水源放不上去,每年全靠抽水来灌溉,虽能种上两季作物,但提灌成本偏高,种田收益并不理想。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有效解决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短板,形成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等生产优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进一步巩固提高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运送条石

站在桐梓村高处,放眼大片已经成型的高标准农田、正在推进硬化的路面、延伸浆砌的新渠。张绍彬指着6组那片刚整理出的土地说,“这片200多亩是过去‘烂泥田’和‘高塝田’最集中的地方,村民们有的收完一季水稻,泥田就一直荒芜,有的种了大小春两季作物,但由于提灌成本偏高,收益也打了折扣。因此,土地整理施工刚开始,尽管涉及这片10多家农户种植的油菜,但他们却自觉让其推毁田里的油菜,并且不要任何青苗补偿。“我这1.3亩的‘高塝田’和下面的‘烂泡田’,如今变成稳产高产良田,排灌、机耕方便,再不为生产发愁了。”桐梓村6组村民先有伦说,“损失了一季油菜是小事,而换来的收益却是长期的。”

整理后的农田

据介绍,桐梓村的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300多万元。项目将整治4.5米的宽的机耕道7.4公晨、完成生产路3.58公里、坡改梯180亩、田调型300亩、渠道8.5公里、山坪塘3口、蓄水池7口、改良土地4000亩,实现绿色防控面积3000多亩。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