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杨桃 文/图)她是脱贫占线上的“女汉子”,也是留守儿童的“大姐姐”,她叫邹燕岭,是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派驻到基层一线参与脱贫攻坚中的一员。自2018年7月1日起,为了响应全国脱贫攻坚的号召,根据纳溪区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邹燕岭被派往大渡口镇太和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在太和村驻村期间,邹燕岭从遍访摸底调查到完善农户资料,从反复核实情况到研究法院对所帮扶村的帮扶措施,从全村的整体发展到每一户脱贫户的脱贫计划,她都紧盯扶贫中的疑难杂症,深入基层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经常忙到忘记吃饭。
大渡口镇太和村是纳溪区1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016年实现贫困村退出摘帽,64户全部脱贫;2017年各项基础设施初步完成;2018年产业发展初具雏形;2019年的扶贫重心是“巩固提升”;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太和村与金竹村合并成新的太和村,脱贫户增加到84户。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2020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中国现行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奋斗目标。
可喜的是,邹燕岭工作的大渡口镇太和村发生着美丽的蜕变,她说:“很荣幸我也参与到其中,在2020年亲眼见证了太和村有条不紊地朝着乡村振兴的方向发展”——年初太和村集体资产收益分红让脱贫村民享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红利;山泉蓄水池修建完毕解决了30户农户饮水难题;烘房冻库和配套的硬化路修建成功,让太和村农产品的抵御市场风险多了一项筹码;太和村“党员先锋队”众志成城日夜坚守抗击肺炎疫情;太和村村民自发捐赠蔬菜支援纳溪城区居民的事迹是“回馈社会懂感恩”的最好证明;2020年11月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完成了省级“五个一”检查,“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巩固;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村级建制调整和村“两委”改选是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人才振兴的重要一环,2020年5月26日村级建制调整太和村与金竹村合并成新的太和村,9月中旬新太和村17个社合并为15个社,2020年12月下旬新太和村圆满完成“两委”换届改选,一支年轻有为、学历提升、敢于担当的村干部上任后继续乘风破浪,带领全村村民致富奔康。
![]() |
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邹燕岭以赤诚之心建立与村民的鱼水之情,她说:“2020年驻村工作带给自己最大的感触是享受丰收的喜悦和脱贫群众心态的转变。”
与村民一起参与农忙助春耕。
联系农资助春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邹燕岭对接大渡口镇农资物品站,为群众及时提供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子和肥料、农药,方便了群众,顺利帮助太和村完成春耕生产。
抢时机摘特早茶。为了抓住全市复工复产有利时机,抢摘第一批特早茶,邹燕岭加入“党员先锋队”,日夜轮班在太和村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护航春茶采摘复工,助力茶叶稳产增收。
当“产业红娘”穿针引线助振兴。
兔住闲置猪圈,养兔产业再发展。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邹燕岭发现大部分农户养的猪死亡,猪圈闲置,收入受影响。通过调研发现兔子繁殖能力强,养兔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好销售,村民种的玉米、红薯藤可作为养兔饲料,具有发展养兔的资源环境。恰逢太和村脱贫户罗刚作为养兔带头人在2020年被评为泸州市脱贫奋进先锋,具有模范带头作用,邹燕岭就决定邀请养兔专家到村开展养兔讲座,动员脱贫户听讲座、参观养兔基地打开眼界,自发养兔,目前已有6户脱贫户开始肉兔养殖。
单位赠送鸡仔,产业扶贫再行动。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硬抓手”,2020年5月1日,邹燕岭协助区法院把近600只半大鸡仔送到了结对帮扶的大渡口镇双河村、太和村、共和村、金竹村和丰乐镇天台村等74户脱贫户手中,让脱贫户切身感受到来自帮扶单位的温暖与关爱,脱贫户们表示,有党的好政策,一定会养好鸡仔,通过辛勤劳动走上致富道路。
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再加强。2020年6月,邹燕岭邀请纳溪法院“莲韵.法护航”志愿服务队、共青团纳溪区委、纳溪区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办、纳溪区融媒体中心、大渡口镇太和村党总支的志愿者一起参加“火红六月.青春力量——助农采摘青花椒”活动,提升大渡口镇太和村青花椒的知名度,暖心助农增收致富。2020年6月18日,助农采摘新花椒的图片新闻登上了《四川日报》。
![]() |
开展消费扶贫,助农增收再落实。为了切实解决部分农产品滞销的难题,邹燕岭在太和村开启“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确保脱贫户稳定增收,脱贫不返贫。自开展的“消费扶贫”以购代捐活动以来,邹燕岭协调区法院帮助脱贫户销售花椒、甜脆柿、李子、猪肉、鸡、鸭、鹅等农产品共12082元。
关爱留守儿童与低保兜底群众。
关爱留守儿童。一是2020年的“六•一”儿童节,邹燕岭组织并参加纳溪法院“莲韵.法护航”志愿服务队走进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邀请该村脱贫户家庭50名0—14周岁的小朋友参加主题为“乡伴童行 法护明天”的“六一”扶贫助学暨普法宣讲活动,包括了参观巡回审判车、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校园暴力、趣味问答“Yes or No”、介绍国徽法徽、带领孩子跳舞、赠与书籍等环节。二是邹燕岭亲自帮太和村三社脱贫户、聋哑学生任昌胜联系职高入学事宜,帮忙填写资格审查表,办理助学金申请事项等。
增加政策兜底。在2020年排查人均年收入问题时摸清底数,邹燕岭发现2户家庭赡养压力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4户脱贫户务工受影响,导致计算收入达标困难。为坚持“五个一批”中的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上报这6户脱贫户到大渡口镇政府办理社会政策兜底,从2020年7月起开始享受兜底政策。
2020年,邹燕岭所在的驻村工作队给太和村的脱贫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脱贫四摘四不摘”,她感受到了村民乡亲的信任,也亲眼见证了脱贫群众在脱贫从心里到生活上的转变,邹燕岭所撰写的文章《我要脱贫,四川纳溪:夫妻同心甜如蜜 “兔儿窝”里出幸福》登上“学习强国”平台,邹燕岭在太和村驻村当“产业红娘”的事迹也登上了“学习强国”基层人物栏目。很多已脱贫群众也在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开始对劳动致富充满了信心。一个个荣誉就是对邹燕岭驻村工作的最好证明:2019.02被泸州市纳溪区委、纳溪区人民政府颁发“脱贫攻坚奉献奖”;2019.10被泸州市纳溪区委纳溪区人民政府记“三等功”;2020.03被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2019年度扶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2020.03被泸州市纳溪区妇女联合会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纳溪区三八红旗手;2021.02被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邹燕岭相信点滴工作汇成海,相信在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干部的帮扶下,太和村一定会破茧成蝶,朝着乡村振兴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