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纳溪区龙车镇:不“疫”样的元宵节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3-01 15:43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邱有义 文/图)“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代表的是团团圆圆。”2月26日,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的志愿者们来到该镇“果乐牛庄.田园曹湾”项目内,与部分留守儿童一起过元宵节。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响应“就地过年”“不举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号召,今年,龙车镇取消了传统的闹元宵活动。但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当地群众仍能感受到十足的年味儿。

舞狮流动送祝福

“没想到今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班打狮子的表演,感觉很热闹,很喜庆。”元宵节到来之际,龙车镇省级非遗——班打狮子为群众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班打狮子又称舞狮,俗称班打狮子,是流行于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为庆新年,贺丰收等喜庆节日而举行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龙车镇的班打狮子最有特色,于2006年成功申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期间,龙车镇都会组织班打狮子演出,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今年,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龙车镇舞狮队一改往年集中演出的形式,采用流动送祝福的方式,为辖区群众送去“身体健康”“风调雨顺”“万事顺遂”的美好祝愿,也让大家感受非遗的魅力。

爱心元宵有温度

“过年时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但和志愿者叔叔阿姨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快乐。”今年,龙车镇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为了家乡的平安,选择了“就地过年”,他们的孩子留守家中,一直是党委、政府心中的牵挂。

2月26日,龙车镇组织志愿者到该镇曹湾村“果乐牛庄·田园曹湾”项目内开展“迎新春,庆元宵”主题活动,陪伴部分留守儿童一起度过愉快的元宵佳节。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有的切红糖,有的炒花生米和芝麻,有的和面,不一会儿,香甜的元宵馅和白白的面团就做好了。志愿者们认真指导小朋友包汤圆,一个个小面疙瘩在一双双小手中被搓得圆滚滚的。小朋友们虽然都是第一次体验亲手包汤圆,但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可爱极了,连两岁多的小朋友都做得有模有样。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元宵,等爸爸妈妈回来,我也要做给他们吃。”小朋友们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听着志愿者介绍元宵的由来,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古诗词里品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吃完元宵,志愿者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古诗词的海洋,探寻有关春节(元宵节)的习俗。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过年的很多习俗也在简化,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被遗忘。”镇文化站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孩子们接受信息的途经大多来自网络,纸质阅读正在减少。希望通过举办读书活动,让孩子们能感受经典的魅力,品味浓浓的年味儿。

“原来过年有这么多的习俗,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诵读了10首有关春节(元宵节)的古诗词,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芽。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