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元宵豆面灯碗 点亮美好祈福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2-26 15:40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龙婧 曾运吉 文/图)正月十五元宵节制作豆面灯的习俗已经传承三百多年,清康熙年间(公元1661年)《莱阳县志》载“又做面盏十二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也就是说在康熙年间莱阳就有面制灯碗了。现在的面灯成为了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五里村,不少老人还是会坚持做豆面灯。

所谓豆面灯碗,就是先用花生油、水与黄豆面和白面揉成光滑的面团,再醒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做。用油掺和后的豆面有筋力,能更好的进行加工制作。醒好面后做成不同形状的面塑,一般是家里有什么属相的成员,就做什么动物。小孩们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我要做小狗,我要做蛇,因为蛇,霸气。我觉得小兔子很可爱。因为我弟弟属狗,我想把他做出来。”

捏面灯的工具很简单,剪刀和牙签就够了,主要是考验人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只见老人将一块面团放在手中揉捏出动物的雏形,而后仔细端详,加上了角、尾巴等部位。至于动物面灯的眼睛,就用家里现成的黄豆、红豆、芝麻等代替,捏好的面灯最后点上眼睛,瞬间显得栩栩如生。每个动物的背上都要顶一个灯碗,才算完整。将牙签剪成二寸来长,用棉花缠起来,插在灯碗上,浇上菜籽油,等到晚上就可以点灯了。

生肖面灯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来是做月灯,顾名思义就是按月制作,一共十二盏。

一月的灯碗上捏一个皱,二月就捏两个皱,以此类推。做好的月灯碗里装满水放锅里蒸,蒸熟后哪个月碗里剩的水多就代表哪个月份雨水多,以卜来年的旱、涝情况。蒸好的月灯直接吃掉,把满载祈福的月灯吃进肚子里,代表把福气就吃进了肚子里,对于当地人而言,是十分吉利的事情。“娃儿些过来,你看这个灯就代表5月份,他是满满的(雨水多),就代表我们农民风调雨顺,今年要获得大丰收。”丰乐镇五里村村民邱敦文说道。

天色渐晚夜幕降临,可以开始点灯了,黄豆面做出来的灯微微发黄,点燃后能透出金黄色的光晕,也叫“金灯”。孩子们守着自己的生肖豆面灯比赛谁的灯亮的时间长,谁就长命百岁。

同时,不同的动物豆面有着不同的寓意。五里村村民邱敦礼说:“捏条狗看家护院,捏条猪猪肥满园,捏条蛇风调雨顺,捏条牛牛气冲天。”

这里的人们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用豆面灯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