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走进冬日的纳溪区护国镇,一幢幢掩映绿树丛里的电梯高楼直扑眼帘;整洁的白+黑街道规范有序;背靠高速公路出口规划的城市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北茶南柚”特色产业一派葱茏……如今的护国城乡,不但能领略到登山揽胜、品茶观景的乐趣,还能感受到茶果飘香、把酒话桑麻的农家风情。
护国镇,这个骨子里透着红色文化溢满灵秀之气的小城,近年来以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为契机,规划引领,重新配置城乡资源,小城镇建设与护国柚、特早茶两大主导产业共同成长,摸索出聚合发展、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描绘了一幅产业与城市相融、生态与经济联动的新画卷!
规划引领 纳溪南部“区域中心小城市”呼之欲出
每天清晨7时许,座落于永宁河边的豪景尊城小区文化广场,20多个小区市民就会就会随着轻柔的音乐练起了太极拳,沉稳的步调,一收一缩的招式,让他们整个身心都融入在清新舒畅的优美梦境中,让人神往。而这也是近三年来护国镇以培育纳溪南部区域中心镇建设结出的硕果。
护国镇自古为扼川、滇、黔咽喉的交通要道,西南出海大通道,321国道、川黔高速公路、隆黄铁路等交通要道沿永宁河谷纵贯全境,显著的区位优势使护国镇成为了西南出海的重要枢纽。以护国为中心可辐射周边7个乡镇约20万人。
护国镇也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卫生乡镇”“四川省百个小城镇示范镇”“四川省商贸物流示范镇”“泸州市十大魅力乡镇”。依托“一心三区”的主城区布局,护国镇确定了以永宁河以西为河西区、重点发展政务、特色农产品贸易和物流业,以永宁河以东为河东区,重点发展教育卫生、住宅和商贸业,以高速路出口连接线一带为城市新区,重点发展文化休闲、商贸物流和轻工业。
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强大的承载能力,加快了小城镇的建设步伐。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建成了首座乡镇电梯楼鑫厦国际在内的10多个房地产项目,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500多亩,区域中心小城市初具雏形,不仅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带动了一大批项目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产城相互融合的良好局面。
![]() |
护国城镇风貌,摄影 秀樾设计 |
目前,护国镇在教育设施方面,“三校一园”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已拥有10余所民办幼儿园,4个教育培训机构,护国中心小学14个校点,同时,纳溪区护国中学校是全区唯一一所乡镇高级中学校。医疗设施方面,已建成的纳溪区二人医占地24亩,床位100张,已能满足南部乡镇及贵州等周边地区群众就医需求。
如今,随着商贸业、服务业、教育和卫生等事业的快速发展。近三年,护国镇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达到2.5个百分点。目前,入住城镇的人口达到3.2万人,城镇化率达48%以上。
![]() |
护国高中校园一角,摄影 秀樾设计 |
岩茶坝柚 两大特色产业托起特色中心镇
自10月以来,从厦蓉高速护国镇公路出口,就进入了护国镇的规划打造城市新区。在这里,一排排高楼鳞次栉比,配套的绿地生机盎然。而最吸引眼球的,是新区规划的“柚子一条街”,一个个垒成小区的金灿灿的柚子不仅醉倒了前来的客人,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不只柚子,在护国镇的梅岭、德红、瓦窖等村,这里的农民却在忙碌不停,修剪茶枝,整理树型,每天70—100元的务工收入,亦然让他们乐此不疲……
如今,在护国镇,“岩茶坝柚”已经成为了护国镇代名词,更成为了护国镇广大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支柱产业,托起了护国培育打造全省百强中心镇的根基。
近几年,护国镇结合该镇区位、气候和传统优势,因地制宜实施“北茶南柚”的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已经形成了特早茶、护国柚、护国醋三大产业,且形成了品牌效应。镇内有全国第一杯新茶“纳溪特早茶”,有四川“果王子”护国柚,还有中华老字号、四川省非遗护国陈醋这三大金字招牌。按照“一核、两区、四带、一园区”布局,立足茶叶“特早”和“有机”两大优势,完善从育苗、种植、加工、品牌、市场到深度综合利用的茶叶产业链。引进和培育优质茶叶品。创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生态食品加工基地。
“要让产业做大做强、富民增收,龙头企业引领和树品牌在奠定特色小镇基础上不可或缺。”护国镇党委书记袁愈和说。由此,近几年来,护国镇农民的房前屋后、荒山弃土都种上了柚子,形成柚子产业。护国柚除了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四川“果王子”称号外,通过泸州金贸柚子种植专合社的线上线下销售,“互联网+农业”为护国柚走出泸州、走向全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0年,建成特色水果生产基地20万亩,实现年产值15亿元。
![]() |
房前屋后护国柚,摄影 秀樾设计 |
在特早茶产业发展上,护国镇除了建成梅岭万亩亿元核心示范片,长坡万亩特早茶示范基地外,还连续承办了四届“四川早茶节”,护国特早茶还先后荣获了“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成都)国际茶博会金奖”、“纳溪特早茶”地理标识认证等殊荣,成为中国名茶的主要供给基地,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茗茶之乡”,品牌效应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全镇建成适茶宜茶种茶村12个,连片发展茶叶基地8万亩,目前投产5万亩、茶叶年产量达1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4亿元,成为泸州市茶叶连片最集中、规模最大的乡镇。
围绕壮大特早茶、护国柚这两大优势产业,护国镇还积极培育、引进了一批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精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纳溪区规划实施打造国际茶酒小镇启动后,护国镇党委政府顺势而为,将绍坝岩区6个村合并为一个梅岭村,依托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扩大茶园面积,努力将梅岭村建设成为了以茶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茶酒小镇”的“第一生产车间”,带动更多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 |
护国特早茶基地,摄影 秀樾设计 |
2019年,护国镇完成GDP11.93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26元,同比增长10%。
春采早茶,夏赏橙花,秋冬采蜜柚。靠着满目苍翠的茶叶和金灿灿的护国柚,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绿水青山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俨然就是“金山银山”。
按照“聚集连片、文化支撑、产业融合、业态创新”的发展理念,护国镇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和特色产业优势,整合护国岩、刘氏庄园、凤岭茶庄、护国柚庄等景点资源,做好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规划,并围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加大对游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已投入农村道路建设总投资达2700余万元,已建成护国柚产业核心区柚乡环线,连接贯石柱、藕花、凤仪、东巷口、沙田、洋房、洞子等村、建成连接贯穿绍坝片区产茶村道路等共计55.9公里,在形成了柚、茶产业观光旅游大道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80%以上的农户通小水泥便道,为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创造了条件。2019年,护国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综合收益达1200余万元。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乡村振兴,加快‘山水城镇’和‘北茶南柚’产业布局,将集镇加快建设成为纳溪南部“区域中心小城市”,产业上加大特色产业培植,在大里片区发展万亩连片特早茶种植示范园,着力提升5000亩护国柚品质,升级产业业态,积极融入泸州市‘全域旅游’发展圈,打造一批‘望山见水忆乡愁’的好去处,让农家院落‘活’起来、农民钱袋‘鼓’起来;建成一个‘串绿、亲水、联山、融文’旅游农业“经济圈”,着力将护国镇打造成为川南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护国镇党委书记袁愈和展望护国镇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