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杨桃 文/图)每天凌晨5时,在急促的闹钟声里,余小兵都是迷迷糊糊起了床,洗了一把脸,他就提着手电筒去山上巡查鸡舍了。这个今年28岁的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在浙江一大型机械厂做质检的优越工作,回到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的大山里流水式养殖跑山鸡。自2017年开始养鸡以来,他靠着循环出栏的1.2万余只跑山鸡,一年下来获利都在20万元以上。
![]() |
高级“蓝领”返乡养鸡
2017年5月,25岁的余小兵已经是浙江温州的一家3000多职工的大型机械公司的质检人员。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级蓝领”,前途一片光明。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此时却向公司提交了辞呈。在大家诧异的眼光中,余小兵回到大渡口镇太和村老家开始了创业之路。
余小兵决定回去创业,源于一次偶然看到《福布斯》中国地区调研员胡润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如果你问我哪个行业最热,我的结论是农业这个行业是第一热,第二热的是房地产和金融。”这句话触动了余小兵,随后他便四处考察项目。
“养殖生态山鸡投资不大,是短、平、快的创业致富项目。如果能获得成功,既能满足大家对生态鸡的需求,又能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余小兵通过一番观察和市场论证,终于确定了创业方向。
于是,2017年7月,余小兵在家人的支持下,投资10万元,利用自己房屋背后的20余亩山林,搭棚子、建禽舍、围栅栏,然后买回1000只土鸡苗,办起了养鸡场。经过精心管理,在其后的半年时间里,他的山鸡陆续增加到了6000余只。
流水养殖订单销售
来到余小兵的养鸡场,6000余只欢叫的跑山鸡在树林丛中穿梭觅食,6个用竹子和谷草垫搭建的大棚就是山鸡的“家”。“家”与“家”之间,均是用尼龙网做的隔离。生活在这里的生态山鸡,大的已经有5斤多重进入出栏期,小的不到2斤。
“这种流水养殖方式让我每个月都有鸡出售。”针对一只成年山鸡需要6个月的生长期这一特点,余小兵采取了流水养殖的方式,把不同生长期的山鸡分开饲养,拉开山鸡的出栏期,保证天天都能向市民提供生态山鸡。
“无论春夏秋冬,我的山鸡批发价都是每公斤40元。”余小兵说,这都缘于他全部用粮食饲喂,每天他给山鸡提供少量的玉米、稻谷、米皮糠、麦麸皮、豆粕等混合料,配上青草,其余时间全部任其在山坡上自由觅食。“自配精料喂鸡,既保证了饲料品质,每斤还要节约至少5角钱,一只鸡到出栏就要节约饲料5块钱。”余小兵说。
如今,余小兵每月要卖出1000余只山鸡,他的6个养鸡场也没设栅栏,买鸡的人可以直接进场 “点买”,然而这种机会并不多,因为山鸡总是供不应求。去年以来,客户需要买鸡都得提前预订。“基本上成‘期货’了,得提前下订单,完全不愁销。”余小兵笑眯眯地说。
自育自养每只赚20元
余小兵位于山林中的养鸡场里,都是清一色本地黑瑶山鸡。“我的黑瑶山鸡,不只是外表,就是内脏都是乌黑的。”余小兵说,为确保鸡苗健康,余小兵自一开始购回脱壳鸡苗后,他就自己进行40多天的育雏并严格做好防疫。他说,跑山鸡能不能健康长大,在出壳后的49天育雏时间最关键,必须做好鸡瘟等7次疫苗。只要防疫做到位了,不仅鸡苗长到了1斤多,而且直至几个月后出栏都基本百病不侵。
这两年,由于余小兵养殖的黑瑶山鸡都是自己防疫,在养殖过程中极少出现因病死亡现象,每批鸡的出栏率都保持在98%以上。余小兵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从市场上购买的雏鸡,一只要卖8—10元,但大多因防疫不到位使成活率只有80%,甚至更低。因鸡苗死亡率太高,基本赚不了多少钱;而自己防疫饲养的一只生态黑瑶山鸡,从鸡苗到5斤多的成鸡出售,从中至少有20元的净利。这两年,余小兵就靠着自己防疫和流水饲养,一年下来他出栏的1.2万多只跑山鸡,就给他带来了超过20万元的纯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