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泸州市纳溪区:小小冬笋鼓起农民“钱袋子”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2-31 14:33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超文 付久焱 文/图)“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农村挖‘冬笋’的好时节,这两三个月也正是我们岩区农民相对轻闲着的时候,抓住这段空闲时间挖冬笋,只要掌握了技巧,按目前冬笋市场价每公斤卖10元计,一天下来少说也要挖上20公斤左右,可以卖上200元。”12月27日,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的大旺农贸市场一隅,正在出售冬笋的竹海村五组72岁的巫显清老人高兴不已地说,今年从采挖冬笋开始,已经收入了5000多元了。

村民在挖冬笋

竹海村是纳溪大旺竹海的核心村,全村毛竹种植面积达2万亩。近些年来,竹海村的广大村民靠着种植毛竹卖竹子、卖竹枝丫制作的扫帚和竹笋,家家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特别是进入冬季,采挖冬笋更是成为了竹海村村民冬季增收的一大富民产业。

“冬笋是长在地表下面,双眼是看不到的,只能根据裂纹才能挖到。因此,挖冬笋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挖笋技巧,往往空手而归,白花力气。”巫显清说,他从小就开始跟着大人挖冬笋,如今历经了几十年,对挖冬笋自有一套技术。

巫显清老人介绍说,在上山采挖冬竹笋的时候,首先是根据竹叶的颜色来判断,如果叶子颜色比较深大多都会有冬笋,如果叶子枯黄则一般没有竹笋。竹子如果是一年生,一般也不会长冬笋,只有老竹子才喜欢长冬笋的。

巫显清(右三)收购点卖冬笋

巫显清说,采挖冬笋除了看竹叶和楠竹生长期的长短,还要做到看山和看竹鞭。上山采挖应选择阴凉、背阳、鞭浅、潮湿的山窝采挖。这个时候,冬笋的个头不大,在向阳、干燥的山腰、山顶,几乎还是笋芽。同时,挖笋时还要注意观察竹鞭。如果挖到带有尖笋芽时,看一看是老鞭还是嫩鞭,碰到嫩鞭的话就继续往后面挖,而是老鞭则向前挖一定会有冬笋。如果挖到的是老鞭,并且还有新发的竹鞭,那就从这个开叉的新鞭继续往前挖,一般80公分处还会有冬笋,这就是挖冬笋的顺口溜“老鞭开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边”。

“除了找笋要有技巧,挖笋时也有技术讲究。”巫显清说,挖笋时,中间可重锄,两边要轻锄,以免伤笋;如果侧卧,则笋结在中间,还要注意结在下侧的“翻鞭笋”。有的鞭主鞭断了(死了),可能出现两根杈鞭,而两根杈鞭都可能结笋,这时可先追一根,另一根留作以后再追,以此扩大挖笋范围。而挖到笋后可别太高兴早早离开,冬笋一般一根竹根是不止一个笋的。俗语有竖一、横二、卧三四的说法,少则两三个,多的就是一窝七八个的也不足为奇。刨笋根要小心,尽量别伤害小笋芽和竹根,刨完后要用原来的土再覆盖上。

巫显清还介绍,很多人在上山挖冬笋上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竹子大就可能有竹笋,其实并非如此,越是小的竹子反而容易长冬笋。

由于冬笋有着“菜中第一品”、“菜中皇后”等美誉,除口感脆爽鲜嫩之外,而且营养相当丰富,在市场上极受消费者青睐,几乎都是供不应求。今年,竹海村的冬笋依旧是直销北京、上海。而每年进入冬季,竹海村的广大村民就抓住这个季节,天天上山采挖冬笋,甚至全家出动。由于村民挖笋有方,一天下来收入相当可观。竹海村村主任李俭强介绍,在竹海村每年10月到次年1月,都是采挖冬笋的最佳时节,每亩毛竹平均可以采挖冬笋有50公斤。今年冬笋虽然价格较往年便宜,但按目前市场收购价10元/公斤计,每亩毛竹林就可给农民带来500元的增收,全村2万亩毛竹,就可以让农民在这个冬季增收1000万元,小小冬笋实实在在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