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法治前哨
江阳公安“最强大脑”
全方位守护 唯使命与责任不可辜负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2-29 15:21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朱倩)有一个号码,也许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每时每刻都守护着群众的安宁,这个号码,就是“110”。对于群众来说,它已不再是三个简单的数字,而是百姓心中的“平安符”。

作为江阳平安的“中枢神经系统”,江阳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主动适应辖区治安形势变化发展趋势,狠抓二级接处警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等有效工作机制,全力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时刻在线:全天候守护群众“声命线”

走进江阳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民(辅)警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对讲机,守在电话旁,一边看着屏幕上的监控视频,一边飞速地在电脑上敲打着。当群众遇到危险和困难拨打110时,他们就是人民群众的“声命线”。

今年7月,江阳公安110指挥中心接到一通来自国外的电话:“我的一名泸州男网友在朋友圈发布动态,好像要割腕自杀。”人命关天,值班民警高度重视,不敢有片刻懈怠。

然而,报警人提供的警情信息非常有限。为尽快找到轻生男子,值班民警立即协调多个警种、部门,通过公安信息平台进行海量筛查,历时近4小时,找到了自杀男子李某的住所,并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紧急出动展开救援,最终将轻生男子李某救下。

据110指挥中心民警张光平介绍,上下班有早晚高峰,110指挥中心却是全天无休,24小时待命。“遇到接警高峰期时,别说上厕所了,就是喝水都要‘见缝插针’,咽喉炎、腰椎间盘突出成了大家的职业病。”他说,“虽然苦一点,但是百姓的疑难因为大家的工作快速解决,我们心里是开心的。”

据粗略统计,仅2020年,江阳公安110指挥中心就接报警情4万余起,中心民(辅)警始终保持有警必接、接警必处的作风, 24小时全天候守护、365天不间断、多年如一日,给全区人民长情的陪伴和安心的守护。

极速响应:全时空联动处置急难警情

“你好,请问因什么事情报警?”

“叔叔,有人闯进我家,劫持了我外公!”电话那头,一名小女孩小声说道。这是今年6月发生在江阳区南城派出所辖区的一幕。

根据报警人的描述,分局110指挥中心当日指挥长胡基伦迅速在地图上搜寻着详细地址。胡基伦一边与小女孩保持通话指导她将房门钥匙从卧室丢给民警,一边迅速通知就近的街面巡逻警力赶往现场,同时通知辖区派出所前往。

紧急时刻,不管是处警人员还是指挥调度人员都争分夺秒,与嫌疑人抢夺时间、空间,在危难时刻,为受害者提供强大“保护盾”。

经过多警种联动,民警快速突入房间,与抢劫男子周旋。在有效的“心理攻势”下,男子放开老人,放下凶器。分局110指挥中心实时掌控案件动态、精准辅助决策指挥、全时空联动处置警情,为这场生死营救提供了技术和时间的保障。

倾注真情:全方位帮助贴心服务

除了各类警情,分局110指挥中心每天还会接到很多群众的求助、咨询、投诉信息。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纷纷设立卡点,限制外来车辆、人员流通。在此期间,一对夫妻带着一岁的儿子从外地返回泸州被值守卡点的工作人员拦下,情急之下他们拨打了110报警求助,当晚值班的指挥长是58岁的王兴建。

疫情防控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懈怠。王兴建让卡点人员先将报警人一家三口暂时安顿在他们自己的车上,然后联系龙透关派出所核实报警人的租房信息。确认其在龙透关辖区租房后,王兴建又多方联系各级防疫指挥部、社区防疫工作者寻求解决方案。通过核查,报警人一家未到达过中高风险区,于是协商由社区防疫工作者将其接回出租屋,对三人居家隔离。

这是王兴建在公安机关工作的第20个年头,面对群众的求助,他总是尽己所能。每轮班需要连续值守25个小时,他没有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搞特殊,始终坚守在岗位:“我没有理由退缩,因为我们这个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在坚守。我们不在一线,却服务实战,我们守护的是全区人民的平安。”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