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陈攀)只听说过被执行人失踪,无法联系,申请人失踪联系不上的事还真少见,近日,古蔺县法院就发生了一起寻找申请人的事。
被执行人张某某及其个人投资的古蔺县丹桂镇某机砖厂,因资金运转出现问题,四处举债,后因未按期履行被胡某某等19名债权人诉至古蔺县法院。判决生效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因涉案当事人较多、金额达80万余,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接到该案后,古蔺县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孙湖江带领执行人员四处奔波,多方调查了解被执行人张某某以及该机砖厂的财产线索和财产情况。几经调查,了解到该机砖厂被关停后,根据相关规定有一笔关停补偿金168000元,该笔资金已经发放到丹桂镇财政所。执行人员当机立断,依法裁定扣留了该款,并通知申请执行人到法院领钱。
可这时,执行法官又愁了,执行案款到账,申请执行人胡某某却失踪了。
于是,执行人员开始一段四处寻人的旅程。
胡某某是贵州仁怀市人,寻人难度较大。为了查找胡某某的联系方式,执行人员翻阅了其审判案件卷宗材料,查找其留下的联系电话,拨过去,停机。
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胡某某所在村组干部应该知道其联系方式。于是,执行人员通过胡某某户籍所在地的政府拿到当地村组干部的联系电话。得到的消息却是,胡某某全家已搬离当地多年,无法联系。
寻人再次陷入僵局。
怎么办?事关申请执行人权益,难道就这样放弃了?执行人员尝试联系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力求取得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仁怀市法院工作人员鼎力相助下,找到了胡某某之子胡某伦的联系方式,并成功联系上胡某某。
拿到钱的胡某某既惊喜又惊讶,惊喜于案款到手,惊讶于执行人员多方奔走没有放弃寻找他,他在感慨执行法官工作细致入微,司法为民的同时,连连对执行法官道谢,“压根没想到还能拿回来一些钱”。
法院提醒当事人,如果通讯地址或者联系方式发生改变,一定要及时告知办案人员,以免因联系不上给当事人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