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肖孟琴)今年以来,纳溪区持续做好镇街机构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坚持做好“三个加法”,深入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取得实效,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
坚持“赋能+减负”,完善镇街权责体系。将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164项区级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按程序赋予镇街,逐步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梳理镇街权责清单、属地责任事项清单、办事事项清单,厘清区镇两级权责边界。出台镇街职责准入制度,明确区级部门不得随意将承担的工作职责转移到镇街,确需下放或委托的,要充分听取镇街意见并按程序报批。通过打造全方位清单化管理模式,规范健全区镇两级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
坚持“下沉+联动”,优化镇街运行机制。将区农业农村局、区林竹局、区水务局、区人社局等部门派驻镇街的281名事业编制及人员下沉镇街实行属地管理,大大增强镇街管理服务力量。出台《泸州市纳溪区派驻(出)乡镇(街道)机构人员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区级部门派驻镇街的人员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按照镇街标准执行,个人年度考核等次意见由镇街出具,有效增强镇街对派驻机构人员的统筹管理力度。建立“镇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镇街呼叫、部门响应、协同处置、镇街评价的闭环管理,并将镇街评价结果纳入区级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其中涉及镇街事务较多的部门,镇街对其年度考核指标比重达30%,进一步加强了部门与街镇的工作联动,推进部门及时与街镇联动解决相关问题。
坚持“信息+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统筹推进全区基层治理智慧指挥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集合政务服务、网格管理、应急指挥等功能,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大脑”。目前,平台已接入全区25个部门81套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了“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等综治视频监控系统,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强力推进大渡口镇、东升街道基层治理智慧指挥平台建设,建立上下协同的基层治理指挥体系。通过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创新治理方式,切实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