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纳溪区
纳溪区白节镇医疗精准扶贫为健康生命护航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1-19 16:30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付久焱 文/图)“巫大哥,你又来办理医保报销呀,这次住了几天院嘛,现在感觉要好些了不?资料都准备齐全了撒,交给我就是。”每月,白节镇综合服务站负责医保的干部平均要为15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医保报销,今年,累计为1500余人次办理医保报销近20万元。

纪委书记走访贫困户了解医疗扶贫落实情况

目前,距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仅剩月余,白节镇狠抓细节再次查漏补缺,在医疗精准扶贫上继续下狠功夫、真功夫,避免因病返贫。

精准:“对症下药”拔“穷根”

“元老,在不在?唐胜波,在不在?”11月15日是白节镇的赶集天,白节镇政府办公楼一楼的社会事务办公室有点热闹,一位叫龙世荣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找上门来,说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他的帮扶责任人和镇干部。

事情还得从2019年说起。2019年6月份,龙世荣患股骨头坏死,需要到西南医科大学进行手术治疗,按照现有的医保政策,区外就医不能享受医保“微支付”政策,只能享受最高70%的卫生扶贫基金救助。但此病涉及费用5万多元,除去医保报销和申请卫生扶贫基金外,个人外仍要承担6000余元,这还不算后期的康复治疗费用,而龙世荣根本没能力承担剩下的30%。这时的他立马跟他的帮扶责任人打去了一通电话。

白节镇干部张元明作为龙世荣的帮扶责任人,接到电话后也是着急不安,“命都快没有了,还谈什么小康。”于是,张元明马上将目前的医疗扶贫政策进行学习和理解,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咨询了相关部门后,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只有将龙世荣纳入农村特困人员,才能100%报销医疗费用。”白节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工作员唐胜波建议。但是,根据现有政策,年满60周岁是享受农村特困政策的条件之一,龙世荣才47岁,根本就不符合纳入农村特困人员的条件。

办法总比困难多。经白节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事特办,专门以正式文件报告的形式将龙世荣情况向区民政局作详细说明,最终将其纳入了农村特困人员。期间,帮扶人张元明不仅帮他垫付医药费,还负责办理报账手续,让龙世荣能够安安心心养病。

“真心换真心,正是有无数这样的扶贫干部、帮扶干部,白节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白节镇党委书记徐飞说到:“在能够享受‘微支付’的政策下,相继为2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争取了临时救助、卫生扶贫基金、工会、妇联、公益彩票等各方面帮扶政策,为13名群众“特事特办”,解决他们‘不敢就医’后顾之忧。

医疗:“健康扶贫”有温度

“喂,你是不是陈医生,你是不是叫陈乾,你是不是吴金秀的签约医生……”10月23日早上5:00,还在睡梦中的白节镇卫生院医生陈乾被连续的几个“是不是”问得灵台一片清明。

这通电话是吴金秀的邻居打来的。原来,准备赶个早场的邻居路过吴金秀家,发现她人倒地不起,喊也喊不应,于是邻居马上跑到吴金秀家门口,掏出电话给门口墙上张贴的签约医生陈乾打来了电话。

陈乾二话不说,边穿衣服边跟卫生院120联系,一同赶往吴金秀家中,经他初步判断,吴金秀可能是脑溢血,于是又连忙将吴金秀送往纳溪区人民医院。

经及时抢救,吴金秀脱离生命危险,现在家疗养。每隔两三天,陈乾就抽空去她家中,帮吴金秀捏捏身体,每次离开时都要反复叮嘱她要按时吃药,还把他的家庭医生帮扶卡多印制了一张贴在床头。

“像陈乾一样的医生,白节镇还有很多,他们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医生,坚持每周至少一次到贫困户家中串串门。”白节镇卫生院院长张玉说:“特别是疫情爆发后,他们既要坚守阵地,还要给帮扶户送药、看病,好多医生都是连轴转,贫困户对他们也是真的认可。”

在健康扶贫上,白节镇以卫生院为载体,用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这只手,对全镇367户因病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进行摸底排查,采取了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精准到户到人,实施分类救治。成立了以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相关诊疗医生为成员的医生服务团队,通过医疗扶贫连心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免费“120”等形式,建立起了服务医生与困难群众的面对面服务模式。

 [1]  [2下一页 尾页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