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李正锋 丁莉娟)近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法院咨询委副主任夏成福一行莅临叙永法院摩尼人民法庭及“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开展综合性调研,泸州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简兴超同志等陪同。
夏成福一行先后参观了摩尼人民法庭民族法治微广场、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墙、少数民族习惯法及案例展示、少数民族特色调解室、庭史陈列荣誉室,并实地深入位于摩尼镇联盟村的少数民族村寨“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并听取了叙永法院的汇报和介绍,给予了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调研组指出,摩尼法庭政治站位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给我很深的感触,司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人民法庭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摩尼法庭在法院党组的领导下,工作思路清晰,法庭建设推陈出新,因地制宜定位准,结合特色打造亮点,法庭建设很具特色,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特色,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法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中,定位准、特色明、效果好,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全省范围的人民法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法庭,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调研组同时强调,诉源治理实质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和创新,摩尼法庭坚持专业素养与民族情感相结合,坚持国家法律与少数民族的习惯相互结合,发挥国家法律硬性优势与少数民族习惯本土优势,坚持高效便民与实体保障相互结合,采取巡回审判、多元诉讼、联动调解、等方式,把少数民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坚持化解矛盾与预防矛盾相结合,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开展法治宣传和民族政策宣传,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同胞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预防和减少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的产生。这些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其实就是诉源治理实质化的内涵。今年在少数民族村寨设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独具特色,结合了法治元素和民族团结进步元素,选取的“石榴籽”调解员也考虑得很全面,实实在在的对于化解和预防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把人民法庭司法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在一起,摩尼法庭这种“石榴籽”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做法就是很好的典范,切实把诉源治理实质化落到实处并发扬强大的作用。
调研组提出,摩尼人民法庭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司法审判事业实际,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宪法学习宣传、坚持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普法、紧跟时代普法、持续推进“法律八进”、繁荣法治文化,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工作创新,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树立法治意识,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全县大局稳定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