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2月24日讯(李小川 李宏斌)随着司法改革各项措施渐次落地生根,2017年以来,纳溪法院为确保员额法官办案质量,采取专业法官会议等三项措施,提升裁审公正与效率,深入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
修订审委会议事规则,聚焦法律适用。大幅压缩审委会对个案的讨论,把关注聚焦到证据分析审查、法条法规解释、裁判尺度统一、法官成长培训等方面,并对上级法院发改案件成因进行总结,让审委会委员、尤其是专委成为法官中的法官,从法官这一根本要素上破解事实判断与法律适用个体化、差异化的困境,改变“同案异判”的困局,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
设立专业法官会议,会诊疑难杂案。在司法责任制的前提下,由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较强的资深法官组成专业法官会议,由院领导担任组长,分民事侵权、民商合同、刑事、行政、家事五个专业,并制订相应会议规则,研讨重大疑难复杂或分歧较大案件,形成咨询意见。该意见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可供主审法官或合议庭参考。从而既保障了意见的专业性,又实现了审判权的下放,让裁判决定权回归合议庭或主审法官,真正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创建院长办案周制度,领导带头办大、要、难案。考虑院长行政事务繁芜的实际,创建院长办案周制度,院长何猛带头,启动每位担任员额法官的院长、副院长每月固定一个周集中精力办大、要、难案机制:该院长(副院长)办案周内,其他行政事务由未办案的院长(副院长)代理。从而更好实现院长作为员额法官职责,激发全院员额法官办案热情和使命感、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