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信惩戒”到“守信激励” 纳溪区人民法院顺利执结一起合同纠纷案件 | 泸法麒麟·一泸易诉
2025年07月23日 15:53:4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年来,人民法院持续强化执行职能,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重拳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坚决捍卫司法权威的同时,更让司法为民的温度直达市场主体。近日,纳溪区人民法院顺利执结一起涉案标的60余万元的合同纠纷案件,为“法治护航发展,天平守护契约”的生动画卷添上浓浓的一笔。
泸州某公司与成都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双方经对账结算后,成都公司尚欠泸州某公司货款数十万元。在泸州某公司的多番催要下,成都某公司仍未履约,泸州某公司遂将其诉至纳溪区人民法院。因法律文书生效后,成都某公司未能履行,该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多轮财产查询,承办法官发现,因被执行人涉案较多,其名下不动产、动产均被其他案件查封,本案有陷入执行不能的风险,被执行人则表示,受大环境影响公司经营困难,暂无法配合法院执行工作。随后,承办法官通过关联案件查询,获知该公司不仅是本案的被执行人,还是其他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承办法官意识到这一“双重身份”就是本案的突破口。
经多方沟通后承办法官得知,该公司在另案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中有可供执行财产线索,目前正在资产处置中,便第一时间联系该公司负责人及另案承办人,送达了提取执行款的执行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等手续。在此过程中,被执行人积极配合,主动汇报另案处置进程,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考虑到其经营不易,申请执行人自愿放弃部分利息。最终,本案案款全部执行到位。因被执行人尚需继续经营,在其全面履行法定义务后,为减小对其影响,营造“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社会氛围,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屏蔽了成都某公司的被执行人身份并解除对其名下财产采取的所有强制措施,出具结案通知书。
近年来,纳溪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不断优化创新工作举措,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理念融入案件执行的全过程,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
(供稿:纳溪区人民法院 谢雅琴)
编辑:刘亚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