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打好防汛“主动仗”,筑牢汛期“安全堤”
2025年07月11日 18:47:4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永宁河上游降雨量大,你们一定要监测水位上涨情况,随时做好撤离准备……”7月9日清晨,纳溪区护国镇党员干部吴自强来到大雄村低洼地带村民张大爷家中,反复叮嘱防汛注意事项。
监测预警、隐患排查、会商研判……当前,纳溪区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多发,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未雨绸缪、闻“汛”而动、通力协作,打好防汛“主动仗”,筑牢汛期“安全堤”,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预警发布,第一时间响应
“受上游来水影响,未来6至9小时,永宁河纳溪区段将出现一次明显洪水过程,预计永宁河纳溪区段洞沟河水文站水位涨幅5.0至6.0米,超警戒水位0.5至1.0米……”7月9日早上6时,纳溪区接到泸州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发布的洪水提示性预警后,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下沉一线,全面排查隐患,扎实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准备工作。
上午10时许,记者在护国镇中坝区域看到,受上游来水和持续降雨影响,部分低洼地带已出现进水情况。镇村干部正组织力量,帮助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物资,并加强沿河巡查。“收到预警信息后,我们立即组织应急队伍对中坝低洼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并提前通知群众做好转移准备。”护国镇副镇长何飞洋表示。
下午3时许,永宁河水位持续上涨,天仙镇乐道古镇下街防汛形势严峻,部分临河街巷出现进水。当地干部迅速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接到预警信息后,我们立即行动,将乐道古镇受洪水威胁区域的村民安全转移至安置点。”天仙镇党委副书记钟泳表示。
“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村干部扶着我走,像亲人一样。”村民高通敏在安置点感慨地说。
同时,上马镇、永宁街道、安富街道等镇(街道)也根据预案,加强对各自辖区内低洼地带、地质灾害中风险区的巡查监控和人员转移准备。
为应对风险,纳溪区组织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联合会商,科学研判汛情。同时,建立完善多阶段预警体系和分级分类“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能收到、看得懂、叫得应”。全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汛组织体系,构建五级包保责任体系。组建多支由党员干部、人大代表、退役军人、民兵等组成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前置储备应急物资,确保险情能迅速响应处置。
隐患排查,细节决定成败
“刚巡查完水库的水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7月9日下午三点,在打古镇普照村工农水库,安全管理员徐孝强细致检查坝体、溢洪道和闸阀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
“平时主要巡查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阶段,我们加派人手坚持每天巡查辖区内水库、山坪塘、河道等重要点位。”打古镇副镇长成然表示,发现问题后必须及时上报,并建立问题台账,按照时间节点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上马镇组织力量对河道、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中风险区、排水沟渠进行排查;永宁街道组织沿街商铺排查进水风险;安富街道加强巡查滨河小区地下车库等低洼区域;天仙镇干部职工迅速投入灾后隐患排查和恢复重建工作,重点对乐道古镇进水区域、河道、排水沟渠等风险区域进行拉网式巡查排查,及时组织排水清淤,处理因暴雨造成树木断枝、倒伏等问题,尽快恢复秩序,保障安全。
“针对本轮强降雨和洪峰过境,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地质灾害中风险区、山洪灾害危险区、低洼地带、危旧房屋等重点区域的住户进行转移避险。”纳溪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兰福成表示,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对辖区内水库、山坪塘、河道等重要点位的坝基渗漏、溢洪道堵塞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控和处置,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隐患排查,是防汛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纳溪区组织6个防汛减灾工作督导组对全区38座水库、28座小水电站、65处地质灾害中风险区、1处地灾隐患点、6处河道水闸、46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0处涉水在建工程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近100处,并立即责令相关部门整改。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及水库水雨情设备设施维修养护,完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危险区“三个责任人”入职培训,实现各责任人从“有实”到“有能”转变,全力以赴打好防汛减灾这场硬仗,共同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供图/供稿:纳溪区委宣传部 王超明 胡小燕)
编辑:宋俊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