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800亩规范化栽培,助力粮食作物单产提升
2025年04月22日 16:28: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宽行1尺2,窄行8寸,窝距7.5寸,一亩8000窝秧苗,每窝两粒谷苗……”春耕正当时,田间农时忙。4月21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高标准农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粮食作物单产提升项目现场观摩会在此举行,纳溪区科技特派团特派员邓云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来自全镇各村村民们讲授水稻产量提升技术。稻田里,参与示范插秧的村民正用娴熟的手法将一株株秧苗根据标线插入田中,排列整齐的秧苗随波而动,焕发着生机。
据了解,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近年来,纳溪区打古镇积极实施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邀请科技特派员下乡,组建“田秀才”“土专家”技术团队等形式,“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向群众宣传推广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宽窄行栽培与开厢条栽有什么区别?” “栽一粒秧苗跟两粒秧苗区别到底有多大?” “稻田除草剂一般在哪个时候施?”当日观摩会现场,气氛热烈,一个个关乎水稻单产提升的问题被观摩人员接连提出。“宽窄行栽培的好处就是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增加产量。”邓云彬随后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也逐一耐心细致地解答。“以前我都是采用传统的‘开厢条’栽培,今天这场观摩会,让我对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有了新的了解,今年我的几十亩稻田就采取这种栽培方式。”参加观摩的种粮大户梁峰表示。
“我镇水稻种植面积17068亩,其中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亩,水稻年产量9600吨,通过实施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后,水稻年产量可增长10%。”据纳溪区打古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徐学义介绍,2025年,打古镇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为主产区,实施优质“中稻+再生稻”单产提升核心区800亩,以此辐射带动周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
为扎实做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纳溪区打古镇印发《2025年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核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思路目标、规划布局、建设内容、资金投入与工作要求等,并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打古镇将根据粮食作物生长时节,围绕‘选好品种、育好壮苗、规范化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继续开展相关技术推广行动,助力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徐学义表示。(供图/供稿: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人民政府 邓建刚)
编辑:王海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