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区县新闻  >  龙马潭区

春风送暖谷雨至 民族同心庆丰年

2025年04月21日 16:07:3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当濑溪河的碧波映照出最后一抹晚霞,当农耕田地的欢歌笑语随春风飘向远方,2025年4月20日-21日为期两天的“龙潭谷雨润·稻香文旅兴”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胡市镇第三届“开秧门”农耕文化节在民族团结的融融暖意中画上圆满句号。这场以田为纸、以情为墨的春日盛会,吸引了来自33个民族的近1万多名游客,在插秧声、欢笑声与歌舞声中,共同书写了一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长诗。

第一章:沃野共耕——各族汗水浇灌团结秧

一、千苗绣春图·水田飞出团结歌

“开秧咯!”领导上前取出秧苗束,念道“一抛秧苗,社稷呈祥,政通人和;二抛秧苗,细作精耕,万亩根生;三抛秧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将秧苗抛出,正式拉开开秧活动的序幕。“苗家阿妹插秧快,彝家阿哥递苗忙!”在4月20日上午,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的千亩梯田插秧争霸赛现场,水波映着晨曦,一场融合民族风情与农耕智慧的插秧比赛火热开场。来自全区涉农街镇的8支代表队32名队员,身着轻装、脚踏春泥,在“民族团结一块田”中展开竞技。在田埂间响起的铿锵鼓点与富有激情和民族特色的加油号子声震云霄,纷纷为选手加油助威,参赛选手们熟练使用“浅插快退”技巧,将一株青苗稳稳插入水田,半小时内便用青苗在两块水田里绣出象征“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田园诗行,让每一次弯腰插秧都成为民族友情的播种,最终角逐出插秧能手,见证汗水浇灌的同心硕果!


二、高粱接力赛·掌心传递中华情

“苗族的糯米酒,彝家的苦荞茶,今日共育泸州红高粱!”在高粱移植接力区,按照“15—25”的高粱种植标准要求,参赛选手们依次按照打窝、撒底肥、移栽覆土、浇水的顺序,来自各民族的32名代表队员每人负责一项,手把手移植秧苗,用极具地方特色的语言齐喊“加把劲哟”,让每一株高粱都烙印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度。现场更出现暖心一幕:当有参赛选手因不熟悉作物特性导致秧苗倒伏时,农技专家主动跨队指导,手把手教授“三埋两踩一提苗”秘诀。“高粱酿酒香万里,民族团结甜心头!”活动结束时,带着各族掌温的高粱苗在来寺村山顶上1、2、3、4号高粱地里昂首挺立,待到秋日,将酿成见证团结的“中华同心酒”。


第二章:长街共宴——舌尖跃动民族同心曲

一、沿河百家宴·一筷尝遍中华味

“婆婆,这个糕点的馅儿咋调得这么香?”在绵延百米的百家宴桌席前,6岁的小朋友朵朵仰头询问旁边正忙着包制粑团的帮厨奶奶。老人笑着将彝族腊肉、苗族酸菜拌入糯米,说道“因为咱们56个民族的‘心头好’都包进去啦!咱们来往游客都可以亲手包制‘民族团圆猪儿粑’”。此外,“濑溪河集市”这场“舌尖上的民族博览会”还汇聚了来自各民族特色美食,藏族牦牛肉干、维吾尔族羊肉串和烤馕与汉族土鸡蛋比邻而居。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先生连尝三串“新疆羊肉串”后感叹:“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邻居维吾尔族大叔烤的羊肉串,都是‘家’的味道!”

二、摸鱼泼水欢·笑语串起团结链

“侗家捞鱼调,汉家捉泥鳅,今日摸鱼不论哪乡人!”濑溪河畔的摸鱼区化身为“民族团结试炼场”,报名参加的各族小伙儿、姑娘卷起裤腿跳进鱼塘,不论民族、语言并肩围堵,溅起的水花在空中飞舞,好似在说“鱼跃人欢哪分族,笑声装满一箩筐!”最让人惊叹的是有一苗族姑娘小陈仅用五分钟便捞起4条鱼儿,赢得岸边观战游客纷纷叫好。据统计,参加摸鱼活动的各族游客共带走的200余条鲜鱼,这将成为天南海北家庭餐桌上最鲜活的团结记忆。

第三章:匠心共赏——文化星河闪耀龙马潭

一、农旅市集·指尖流淌共同体

濑溪河岸的农旅市集东头的蒸汽氤氲,2个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汉子共持木槌,在巨大的木臼里捶打“民族团结糍粑”——糯米来自苗族梯田、红糖产自彝族古寨。市集销售额创下新高,“石榴籽纹”香囊、手工黄粑、金松茸被抢购一空,农家土鸡蛋、醪糟被纷纷火热预订。购买了苗家酸菜的刘阿姨感叹道:“这场集市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深情相拥。”


二、三镇汇演·歌舞铸就同心圆

4月21日的三镇联谊汇演,将文化节推向最高潮。在这里,汉族的水田、苗族芦笙、蒙古族的马头琴声交织成诗,以山水为幕、稻田为席,用歌舞诉说“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劳动节献上最炽热的多民族祝福,共同谱写“龙潭谷雨润·稻香文旅兴”的华彩乐章!当《歌唱祖国》的余韵随濑溪河水流向远方,瀑布旁的老树新抽的嫩芽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在这片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土地上,每一次携手欢歌,都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浇筑新的精神图腾。

尾声:种下团结种 静待满园春

两天的盛会虽已落幕,但民族团结的种子早已深植心田。“开秧门”不仅开启了春耕序曲,更推开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崭新大门。正如彝族参赛选手小张在社交媒体所写:“我们插下的不只是秧苗,更是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的美好期许。”来年谷雨时节,龙马潭的沃野之上,必将生长出更加绚丽的团结之花!(供图/供稿:龙马潭区委统战部 陈越)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