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倏忽间,从事执行工作已八年有余,时光转瞬即逝。八年来,我见证人间冷暖无数,见过商人一朝失意、配偶情断意了、手足分家析产,也参与执行过重大案件,体会过案结事了之“快意”,感受过案件终本之“怅然”。今天,我要讲述的是申请人老王的故事,他最近被烦“薪”事所困扰,且看纳法执行人如何为民生保障全力以赴……
农民工工资,一头连着百姓的生计,一头系着家庭的安宁。老王的案子进入执行程序后,我立即对被执行人赵某的财产展开调查,可除了一张又一张“查无财产”的回执外,没有任何有效线索。
正当案件陷入僵局时,申请人老王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赵某在另一家建筑公司尚有工程款未收回。我当即与该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并送达了协助执行文书,同时传唤赵某到执行局,详细了解该笔债权的具体情况。原来,某农业公司将其生产窖池的修建工程发包给某建筑公司,该建筑公司在承包该工程后又将其中部分工程转包给赵某,由赵某组织十余名农民工进行实际施工。后因发包的农业公司未能支付工程款从而形成了复杂的三角债局面。本以为只等发包方结算工程款即可,岂料作为案外人的某建筑公司在收到工程款后,竟矢口否认与赵某的债务关系,表示应当支付赵某的款项早已结清,可以与赵某当面对质。
赵某听闻此言,满脸惊愕,难以置信道:“我之所以没有起诉他们,就是因为出于信任,我相信他们收到钱后一定会将我的那份支付给我,没想到是这样的。”
看着赵某愕然的表情和老王焦急的眼神,我犯了难。但考虑到老王的实际困境,我决心尽最大努力实现案件的实质化解,让其早日拿到“真金白银”。为此,我多次与赵某沟通,他虽愁眉不展,但也表明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奔波的同龄人,都不容易,自己并非有意拖欠工人工资。作为执行人,我充分理解双方的处境,始终秉持“如我在执”的理念,积极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经多轮沟通,老王也理解了赵某的难处:“我知道他的钱都垫进那个工程里了,确实拿不出来,剩下部分就等着他与建筑公司之间的诉讼吧。”
最终,赵某东拼西凑,先支付了老王12万元,尚欠3万余元欠款。他承诺会马上起诉该建筑公司,追回钱后第一时间支付给老王。老王也选择了耐心等待:“绝大部分钱都拿回来了,足以看出赵某的诚意,他是愿意解决问题的,我再等等也无妨。”终于,在调解室里,老王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对纳溪区法院细致工作和坚持实质化化解的态度表示衷心的感谢,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栉风沐雨扣户头,“如我在执”解“薪”忧。我想,有时候执行工作恰似等花开,要有等待的耐心、守护的勇气,更要有助力花朵绽放的执着。(供稿:纳溪区人民法院 谢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