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节镇:业主自治释放小区治理主动性

2024-08-27 16:3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纳溪区白节镇在小区治理上不断探索创新,以业主自治为核心,通过选好“领头雁”瞄准“老大难”、覆盖“红细胞”等方式,激发小区治理的主动性与活力,为小区治理开辟出独具特色且成效显著的新路。

选好“领头雁”精准自治

走进白节镇白节滩社区的锦官尚城小区,曾经杂乱的角落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路面,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道路两旁修剪齐整的绿植代替了以往横七竖八肆意伸展的枝丫,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翠绿的光芒,像是被精心擦拭过一般。垃圾桶摆放整齐,没有了异味的困扰。整个小区宛如一个宁静的花园,处处透露着干净整洁带来的温馨与惬意。然而,此前的小区面临着小区基础差、卫生糟、隐患多等诸多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社区、镇属部门负责人和居民小组长深入小区,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建立业主微信群、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掌握业主联系方式,摸排有公心、热心、能力和威望的业主。召集全体业主召开大会,选举产生自管会,推选小组长、楼栋长。同时,制定详细的自治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实现“有人领头、全员自治”。目前,5个小区已建立自管会,25名业主当选“家长”“班长”,召开业主大会8次,解决问题7个。

白节镇白节滩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宋孟萍表示:“选好带头人是小区自治的关键,我们会持续挖掘和培养有担当、有能力的业主,为小区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加强对自治会成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白节滩社区还通过建立小区类型台账,细分为“三无”小区、散居楼栋、成型但无物业管理小区三类,立足特点,对症下药,重点解决“三无”小区基础差、卫生糟、隐患多的问题,散居楼栋和成型但无物业管理小区“脏乱差”的问题,在每一类里面首选一个小区进行试点,分批次推进问题解决。

宋孟萍说道:“在资金保障上面,我们通过社区居委会集资和自管会自筹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用于小区治理的经费保障。同时还在每个小区的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中选择有意愿参与小区治理的人员专门负责该小区的环境卫生维护和设施设备管理,并将筹集的部分资金用于他们的工资发放。”

目前,自管会成功筹集资金31.6万元,社区居委会集资11.5万元,解决了锦官尚城、富盛苑小区、老粮站小区等5个小区环境卫生打扫的问题,新增路灯30盏、监控10个、停车位40个,硬化群众活动区域850平方米,治理外墙脱落等安全隐患4个。

覆盖“红细胞”精准服务

给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代买生活物资,家庭医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检查身体……在白节镇白节滩社区,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白节滩社区将所辖区域划分为4个网格,并积极推行“党组织+业主自管会+党员”的服务模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让业主自管会和党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孟萍介绍道。

为了拓展服务范围,社区与卫生院、供电所、银行、燃气公司等 12 个单位“打联”。同时,选择热心群众、年轻党员组建了一支“红细胞”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们分楼栋进行网格联系,为居民提供柴米油盐免费配送、家庭医生上门就诊等志愿服务。

“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能够加入这个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非常自豪。”党员志愿者唐丽红说道。

与此同时,社区还将水、电、气、网等居家功能性维修服务电话,以及家政、社区民警、家庭医生、银行、保险公司等社会服务电话公示到楼栋。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居民,还治理了小商家乱张贴小广告的现象,有效规避了诈骗风险,优化了服务质量。

居民彭明芬感慨地说:“有了这些志愿者,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了。特别是家庭医生上门就诊服务,让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感受到了温暖。”

目前,该社区已为 5 个小区提供网格服务,统计有 23 名党员纳入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免费服务达 339 人次。

居民刘刚莲开心地说道:“现在有了志愿服务,生活方便多了,感觉社区更温暖了。”

如今在白节镇,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奉献力量。社区不断优化治理方式,将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缔造的良好格局,让居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除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以外,我们还结合了镇上每年对村(社区)的党建目标考核,将小区治理成效纳入了对社区的党建目标考核,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社区的工作积极性。”白节镇党委副书记刘体鹏说道。

接下来,白节镇将会更及时感知群众需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加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群众诉求,致力解决实际问题,做到让群众更满意。(供稿:纳溪区白节镇 梁隆宇、付久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