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枚枚包含辛勤汗水的荣誉勋章,一件件当年穿过的工作制服,一本本跨越近四十载的工作证……每隔一段时间,黄太芳都要打开抽屉查看珍藏已久的老物件,回忆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税月”。
![]() |
黄太芳今年78岁,是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纳溪区税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1964年,黄太芳被组织上安排到纳溪县(1996年,纳溪县改为纳溪区)护国税务所,负责农村屠宰税收和企业所得税汇算工作,从此便开启了她的税务职业生涯。
只要票款安全 付出再多都值得
“屠宰税征收有时要走几十里山路去各村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没有固定休息场所,有时还要挨饿,但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把税款收回来。”4月21日,退休税务干部黄太芳谈及她所经历的峥嵘“税月”,脑海里呈现的有辛酸、汗水、欣慰、喜悦,觉得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 |
“刚参加工作时,税务工作经验非常缺乏,我就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努力学习税务知识。”黄太芳表示,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她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税务工作者。
在护国税务所工作的第二年,黄太芳就主动申请调到全县最偏远的大渡口税务所绍坝税务驻征处当驻场员,负责全乡的税收工作。
60年代,出门靠走,绍坝税务驻征处距离大渡口镇25公里,因征收使用的手工税票和征收现金税款暂时由驻征员自己保管,每月上报大渡口税务所结报入库,每周还要抽出一天时间到大渡口开展政治学习,由于当时不通公路,全靠步行,往返需要6个小时。
1966年冬季的一天,黄太芳到大渡口税务所送票款,办理完交接手续之后,天快黑了,考虑到第二天绍坝赶场,交纳屠宰税的人多,黄太芳便打算带着票证连夜赶回去,由于冬季天黑得早,没走多久就伸手不见五指,听到远处传来凶猛的狗叫声,黄太芳心里非常害怕,在山路上一边走一边哭。但为了确保票证安全,黄太芳只好鼓起勇气往前走。心惊胆战地走了一段路之后,黄太芳看到一户村民家里亮着灯,便鼓起勇气走过去敲门,恰好这户村民认识她,就把黄太芳送到绍坝税务驻征处。
![]() |
在绍坝工作的7年间,黄太芳走过的山路约2万余公里,磨破胶鞋十余双。虽然路途遥远,只要能保证票证和税款安全,黄太芳就觉得很欣慰很值得。
在业务工作上,黄太芳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税务知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永葆职业本色。认真努力和执着坚守让她成为业务骨干、征管能手。同时,她已见证了税务系统的巨大变迁和发展,如今便捷的区域交通、发达的电子信息、优越的办公条件、精致的税务制服……这些都是幸福的变化。
不忘初心 用奉献擦亮税徽底色
1968年,刚生完小孩的黄太芳,为了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不顾单位领导和家人的劝阻,坚持每周带着小孩前往大渡口税务所参加政治学习。
![]() |
为了方便照顾小孩子,学习前一天,黄太芳就带着小孩来到大渡口,自己出钱租住旅店,清晨七点,黄太芳便起床给小孩喂奶、洗澡、洗衣服,一切都收拾整理完毕之后,还要带着小孩去学习。
记得有一次,黄太芳正在学习时,孩子拉肚子,粪便把她的衣服裤子都弄脏了,满屋都是臭味。在场的其他学习人员看到黄太芳一个人带孩子辛苦,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还帮忙收拾。学习完后第二天,黄太芳便和邮递员一起回绍坝。看着黄太芳背着孩子走路,邮递员都感叹说她很辛苦,黄太芳却回答道:“只有把能力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 |
“身为一名税务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光荣。虽然已经退休,但是退休不褪色,将持续关心税收事业、传播税务文化,彰显老同志的忠诚本色和爱税情怀。”黄太芳表示,她要继续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工作,为纳溪税务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供稿:纳溪区税务局 陈雨 杨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