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我们的菜苗每年除了供应本地蔬菜种植大户外,还能销售到泸州周边区县,忙的时候,我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2月24日,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蔬菜基地育苗大棚内,育苗大户曾德义一边移植菜苗一边向党员志愿者李江介绍。
2月下旬以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蔬菜基地100余座温棚里培育的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苗长势喜人,已开始陆续进行移植,为当地蔬菜种植打下基础。
24日清晨,笔者来到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蔬菜基地,放眼望去,菜农们早已在田地里忙碌着,走进曾德义家育苗大棚,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只见辣椒、茄子等菜苗破土吐绿,长势喜人。党员志愿者们正忙着帮曾德义移植菜苗。前来采购辣椒苗吸的蔬菜种植户纷纷俯下身子,认真挑选精壮的辣椒苗,为后期定植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自周边镇村的辣椒种植户黄生华说:“现在挑选辣椒苗是关键,选择根系发达的辣椒苗栽到地里,才能抗旱抗冻、成活率高,结出的辣椒品质好。
![]() |
曾德义是纳溪区白节镇数一数二的育苗大户,每年的这个季节,都是她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时候。“今年春耕备耕我准备了9个大棚的辣椒、茄子苗共10余万株 ,还有黄瓜、西红柿、小南瓜等品种。”曾德义表示,去年就有客户继续下订单,根本不用担心苗卖不出去的问题。”
玉水村是纳溪区最大的早春返季蔬菜基地之一,常年返季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多年来,玉水村的菜农们为抢早和节省蔬菜种植成本,每年11月开始,菜农们充分利用冬闲田,采用薄膜覆盖搭建小拱棚和营养杯进行温室繁育茄子、青椒、黄瓜等菜秧苗。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部分菜农由于劳力不足,不能及时移植菜苗,白节镇便组织党员志愿者前来帮助,帮助他们解除了燃眉之急。
![]() |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按照“基地+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积极引导玉水村农民利用冬闲田,采用薄膜覆盖搭建小拱棚和营养杯进行温室繁育等方式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推动大棚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繁育的海椒、茄子、黄瓜等菜秧苗健壮、成活率高,深受种植户欢迎,菜农仅卖菜秧苗一项实现增收300万元以上,助力乡村振兴。(来源: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王超明 付久焱 梁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