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泸州  >  县区新闻  >  纳溪区
七旬老人捡地种李 昔日荒坡地变“金山”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7-10 08:27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泸州7月10日讯(周超文 冯志强 文/图)“5年前,我把周边邻里进城后撂荒的20亩坡地捡来栽培脆红李,现在这些李子全部挂果,今年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由于李子园地处纳溪的县道边,都是别人上门购买。按目前市场批发价3元/斤计,亩收入可达到6000元。除去请人管护和生产成本,每亩至少有3000元的纯利,胜过有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收入。”7月9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高洞村一组,72岁的留守老人周洪德一边帮游客采摘李子,一边喜滋滋地告诉笔者说。

周洪德在采摘李子

瞄准市场 捡来荒地种脆红李

走进周洪德的脆红李园,只见一株株李树上,一颗颗秀色可餐的脆红李沉甸甸挂在枝头,李子已开始陆续成熟泛红,园中不时有三五个游人在自己选采李子,让一旁帮忙采摘的周洪德喜上眉梢。

周洪德介绍,他的这片李子园以前都是周边邻里的坡地。2013年,周边的几户人家举家进城后,由于无人耕作,短短两年就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看着昔日肥沃的田地撂荒,周洪德心里不间滋味。“既然撂荒长杂草,我为何不将这些坡地利用起来种植李子呢。”周洪德将自己的想法与外出的邻居们商量后,邻居都很支持,并低价流转给周洪德在坡地上种植李子。

周洪德告诉笔者,他之所利用这片20多亩的撂荒地种植李子,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几年李子在市场上畅销、采摘期相对较长的优势,尤其是这片坡地地处纳溪城区至丰乐镇的县道边,他相信靠着这一便利的交通优势,李子成熟季,一定会引来不少城里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自己也根本不用为卖李子犯愁。

于是,2015年秋和2016年春,周洪德就分两批从外地引进了脆红李进行规模种植。为了确保李子早日投产,周洪德对李子进行精心管护的同时,还请来了镇上的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在农技员的指导下,适时修枝、拉枝、打药、清园,确保了李子在三年后如期挂果。现在,周洪德老人种了四五年的李子已进入了盛产期,今年李子亩产量预计在1000公斤以上。

打通“肠梗阻”体验采摘省力增收

“周老辈,我们明天来两辆车10个人过来采摘李子,车子还可以开进李子园吧?”

“没问题,从县道边就直接开进李子园了,进园都是免费吃李子,带走也只按3斤10块钱收取......”

进入7月以来,随着脆红李陆续成熟,周洪德老人的电话也多了起来,都是纳溪城区或周边乡镇市民打来采摘李子的电话。喜得周洪德连连说:“这背靠县道边种李子就是不一样,特别是去年我将李子园连接县道的300米泥巴路硬化后,李子不用自己亲自采摘,销售也不用肩挑背驮到集市上吆喝,都是游客自己驾车进园采摘购买。”

周洪德的李子园虽然地处纳溪区至丰乐镇的县道边,但前两年李子挂果后,小车要开进李子园,却还有300米的一条小道,游客驱车前来采摘时,由于300米的小道是泥巴路,小车只能停靠在公路边,影响县道车辆通行不说,遇到头天下了雨路滑,游客都不敢下车进园采摘。

面对这一入园“肠梗阻”,去年李子成熟前,周洪德就花了5万多元,将入园的这条300米长的“肠梗阻”硬化成4米宽的水泥路,并新建了可以容纳10多辆小车的停车坝。入园路通畅了,驱车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让周洪德的2万多斤脆红李在果园就1斤不剩卖完。

今年,由于入园道路通畅,自李子陆续成熟后,每天都有10多20个游客驱车前来采摘,让周洪德的脆红李不用自己采摘下树就卖钱。周洪德告诉笔者说,“我年岁大了,靠自己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半个月内将4万余斤李子摘下送到市场上卖完,而请人采摘帮销,卖李子到手的钱每斤顶多就是1.5元。通过引来游客采摘,不仅省了力,而且每斤还要多赚1.5元,真正让我不费力就尝到了省力又增收的甜头。”

据悉,今年周洪德老人的20亩共4万余斤李子可卖上12万元,除去生产和管护的成本,就可实现纯收入6万元,让几年前还杂草丛生的荒坡地变成了绿油油的“金山”。


编辑:肖伟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泸州频道首页 地方联播首页 打印本页 纠错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