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5月23日讯(王超明 赵康明 曾运吉 文/图)“刘书记,感谢你们的帮扶,我家又有100余兔子出栏了。”5月22日清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天台村脱贫户卢长红在兔棚前一边将出栏的兔子装上车,一边热情招呼纳溪区丰乐镇天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吉勇。
![]() |
丰乐镇天台村脱贫户卢长红给兔子添食 |
据了解,卢长红家里3个人,姐姐是残疾人,家里全靠她一人打理,经济条件比较拮据。2014年,卢长红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关心和帮助下,卢长红一家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打零工,用勤劳的双手铺开致富路,她家于2017年成功脱贫。
2018年,脱贫后的卢长红想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但苦于没有门路。镇村帮扶干部走访时得知她的想法后,推荐她发展兔子产业,但卢长红信心不足,打起了退堂鼓。
“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万一没有养殖成功重新返贫怎么办?”“给你提供种兔,联系农技人员全程为你作技术指导,带你到周边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在镇村帮扶干部的多次劝说下,卢长红最终还是答应下来。随后,镇村帮扶干部给卢长红订购了20余只种兔。
为了节约养殖成本,镇、村干部不仅帮卢长红买回材料,还帮她做兔笼、产箱,改良饮水管。另外,卢长红还置办割草机,将自己种植的红薯藤、秸秆等兔子爱吃的植物割碎喂养兔子。
“创业初期,我经常遇到养殖问题,只要给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打个电话,他们就第一时间赶到我的兔子基地里,及时帮我答疑解惑。”卢长红说,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上门传经送宝,在农技人员的悉心指点下,卢长红很快学到了全套养兔技术,成为一名“土专家”。2019年,出栏肉兔300余只,赢利2万多元。
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随着卢长红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镇、村干部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倾力帮她找销路,让她的肉兔不愁卖。
“亲,丰乐镇天台村脱贫户养殖的肉兔,品质绝对有保障,欢迎大家前往购买。”每天,纳溪区丰乐镇天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吉勇都会将卢长红养殖兔子的信息推送到微信群并分享到朋友圈。同时,他还联系泸州周边地区的肉兔批发商和餐饮店老板到卢长红的养兔基地进货。
功夫不负有心人,兔子养殖为卢长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卢长红家的肉兔存栏400余只,今年预计出栏肉兔千余只,收入7万余元,养殖兔子让卢长红一家走上致富路。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帮助和支持。下一步,我要进一步研究养兔技术,扩大养殖规模,把养兔产业做大做强,把日子过得更好。”谈及未来发展规划,脱贫户卢长红信心满满。